开放海外建材认证,新西兰建筑审批制度迎来重大调整
后花园7月30日综合报道:
DIY爱好者和建筑商或将迎来更多建材选择,但翻新和施工的成本节省可能有限,同时各地议会仍对监管细节提出质疑。
本周,政府公布了《建筑产品规范文件》,列出了用于评估石膏板、外墙包层、窗户和外部门等产品的国际标准。该举措旨在允许更多海外建筑材料进入新西兰建筑市场。
建筑与建设部长 Chris Penk 表示,这些产品已获得“绿色通行证”,有望终结“高价垄断”。他特别提到石膏板,称其是“全球最昂贵的之一”。
2022年,新西兰曾因主要供应商 Fletcher Building 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而爆发“Gib危机”。
建筑业联合会首席执行官 Julian Leys 表示,目前仍不清楚政府将依据什么标准来评估海外认证产品是否符合新西兰建筑规范。
“我们知道,具备标准认证知识的人手远远不够。MBIE(商业、创新与就业部)打算从哪儿找这些人?”
他表示,如果制度运行良好,未来建筑师、建筑商及DIY消费者在 Bunnings 或 Placemakers 购买时将拥有更多产品可选。
“我希望这种变化在长期内能降低价格。如果你有十种不同品牌的建筑胶水或石膏板,理论上价格应会受到影响。”
Leys指出,建材通常占建筑项目成本的15%-20%,“这或许能节省几千纽币……也就这么多。但每一块钱都很重要。”不过他提醒,实际影响可能还需一年或两年才能显现。
奥克兰理工大学教授 John Tookey 同样认为,新产品确实会出现在货架上。
他指出,也存在海外供应商“倾销”建材到新西兰的风险,但这类产品不太可能被主流零售商采纳。
“从节省成本的角度看,可能会有一些小幅下降,但我并不指望单位价格出现大规模下降。现实并非如此运作。”
他认为,供应商可能会藉机赚取超额利润。“比如一块 Gib 石膏板成本是$40,为什么你要把另一种石膏板定价为$15?这不现实。”
价格或会略降,但经销商仍可能“每单赚得不错”。
“你可能能稍微便宜一点完成一项工作,但目前最大成本仍是人工,而这并不会改变。”
Tookey 还指出,从海外引入的产品可能难以持续获得技术支持。“如果这些产品长期来看被证明有缺陷,那该怎么办?”
Simplicity 首席经济学家 Shamubeel Eaqub 表示,这正是地方议会所担忧的问题。
“我们目前确实存在建材种类不足和价格过高的问题,所以这一改革很值得欢迎。但我们也必须确保执行得当。我们过去也曾吃过苦头。”
他表示,其他国家通常设有保险机制,即便开发商倒闭或供应商破产,消费者仍有保障。
因此,新西兰也需明确一旦产品出现问题,责任是否仍由议会承担。“议会至今仍背负数十亿的‘漏水房’赔偿责任。因此,仅凭一纸政府文件说‘产品合格’,并不能打消审查机关的顾虑——他们需要确信不会因产品问题而承担法律责任。”
奥克兰议会建筑许可部门现场运营经理 Jeff Fahrensohn 对政府公布的新框架表示欢迎。
“考虑到当前新西兰市场上90%的建材都依赖进口,我们在建筑许可过程中仍会要求提供符合建筑规范的合规性证据。预计今年稍晚将有更多监管改革,包括公布批准产品清单,以及认可以满足《建筑规范》要求的海外认证体系。”
“议会支持这一改革方向,希望借此增强市场竞争力、简化审批流程、降低建房成本,同时确保建筑安全与性能不会被削弱。”
责任编辑:番茄捣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