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亿产业变千亿引擎?国际机构看好新西兰经济
后花园10月23日报道
到2050年,新西兰有望成为全球农业科技强国,但必须加快脚步以免错失良机。要实现这一目标,新西兰需要形成一个协同生态系统,由私营部门而非政府主导,同时与投资者、研究人员和毛利部族(iwi)协作。
这是波士顿咨询公司(BCG)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发展我们在农业科技领域的优势》提出的建议。该报告是BCG关于新西兰未来25年经济发展的系列行业专题报告中的第一份。
报告描绘的愿景是一个“新西兰成为全球农业科技的活实验室和产业强国”的世界。报告称:“我们富有创造力的精神将推动全球领先的技术,我们的初创企业将走向全球市场。”
尽管目标宏伟,BCG指出,为实现这一愿景,短期内需设定具体目标。例如,到2030年,新西兰需要至少将农业科技领域的国内外投资翻倍,并推动初创企业实现国际化扩张。推动力量应来自私营企业、初创公司、大学、毛利部族等多方联合,这些主体需就发展方向达成共识,并向政府提出所需支持。
“在售票处沉思”的比喻
今年3月,BCG发布了关于新西兰经济选项的概览报告《NZ Inc的未来:到2050年新西兰将因何闻名?》。报告强调,新西兰需要集中资源发展少数具备全球竞争力、能提高国家生产力的高潜力行业。这意味着要对可能成功的领域进行战略性押注。BCG建议关注五大行业:绿色科技、航天与卫星、创意产业、医疗技术和农业科技。后四项将在未来报告中展开分析。
农业科技,即“农业4.0”,指通过整合科技提升效率、精准耕作和实现更好的环境成果。考虑到新西兰今年主要产品出口额预计将接近600亿纽币,发展农业科技是顺理成章的选择。
BCG新西兰区管理合伙人Kelly Newton表示,新西兰的问题在于尽管意识到需要振兴经济,但却不清楚如何实现。“我们目前有点像在原地打转,低头沉思,”她比喻道。如果将通往农业科技阳光未来的列车作为愿景,那么新西兰仍在考虑是否要买票上车。
Newton强调,BCG提出的五大行业并非唯一选项,更像是建议。她举例称,航天产业就是一个新西兰意外取得突破、带动多个行业协同发展的典范。
组织化打造农业科技未来
Newton指出,新西兰倾向于放任市场自由发展,并对成功者表示祝贺。但这种自由竞争的方式面临资源有限的问题。“这也让投资者难以判断‘我该去新西兰寻找什么?’”
BCG的建议包括:扩大如“可持续食品与纤维基金”等农业科技联合投资项目、加强中小学STEM教育、为区域创新中心提供资金,以及为毛利企业设立专项资本和支持大学技术转化办公室的经费。
报告提出,要建立一个“农业科技协调机构”作为中立的国家枢纽,帮助初创企业做好融资准备、推动有利法规、为投资者精准匹配优质企业。Newton说:“我们一致认为,必须对农业科技下注。我们规模虽小,但连接紧密,若能协同行动,将在国际上更具影响力。”
她强调,发展农业科技并不意味着放弃传统农业,相反,两者可以互为支撑。BCG指出,全球传统农业的增长率为1%-2%,而农业科技行业的增长速度远超。2023年全球农业科技市场估值约为242亿美元,预计2029年将达54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4%。新西兰的农业科技产业年营收已达20亿至30亿纽币,远超其体量应有的表现。
“我们真的擅长创新吗?”
报告指出,新创企业经常遭遇“死亡之谷”,即很难发展成成功的、具国际联系的企业。农业科技公司Halter就是成功穿越这一阶段的案例,该公司今年估值达16.5亿纽币。
Newton指出,Halter的成功某种程度上是“逆势突围”,因为新西兰当前的生态系统并不完备。她感慨,如果新西兰能更好地连接投资者、发展资源和人才留存机制,或许会出现更多像Halter这样的企业。
她表示,在新西兰工作这两年中,经常听到“我们很擅长创新”的说法,但若深入探究,这种“创新”往往只是开发一个技术并迅速卖掉,而不是将其发展成能创造就业和产业集群的核心。这种转变才是真正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
所有权困局与大学机制问题
目前,一些农业科技公司通过被收购的方式实现跨越发展。比如今年2月,日本雅马哈收购了陶朗加的农业科技公司Robotics Plus,并承诺将核心业务、知识产权和高技能岗位留在新西兰。Newton指出,真正理想的方式是保留本地研发中心,即便销售团队设在海外,因为新西兰是发展新技术的最佳基地。
BCG还呼吁改革大学技术转化机制,取消大学强制持有初创公司股份的政策。当前政策要求大学技术转化办公室自负盈亏,导致其通常要求持股15%-30%,这会限制企业吸引投资和商业化人才的能力。Newton指出,“你可能拿了20%的小公司股份,但如果能换成独角兽的1%,不是更好吗?”
她还强调,新西兰必须加大中小学对STEM科目的重视。她对数学不是高中必修课程感到震惊,并指出在其他发达国家并不常见。“最基础的应该是确保学生在中学阶段接受全面的STEM教育,这样才能顺利进入大学并进入相关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