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市场风向突变:短期与浮动利率重回主流
后花园10月7日报道
央行的新增住房抵押贷款的期限分布显示,越来越多的房主在贷款策略上高度敏感,甚至在央行行动之前,就开始调整还款期限,以应对可能的利率变化。
去年年初起,大批贷款者开始选择短期固定利率,押注OCR将下调。果然,从2024年8月起,降息周期正式开启。此后,房贷持有者的行为模式与央行动向几乎同步,等待更低的利率。
起初,六个月期的固定利率贷款骤然走红,这在过去极为罕见。到了去年底,“再等等”的心态更进一步,大量新贷款转为浮动利率。
今年中期,这一趋势似乎有所反转,新购房者开始回归较长期固定利率,但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情况又出现逆转。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在8月20日宣布了降息,这似乎验证了“观望派”的策略。
8月,新增浮动利率贷款占比上升至26.6%,高于7月的21.5%。若仅计算自住业主,该比例由20.7%升至25%。目前,约八成的自住房贷款处于浮动利率或期限不足两年的短期贷款中。
在期限选择上,一年期贷款仍最受欢迎;两年期贷款的受欢迎程度则继续下降;六个月期贷款也有所降温。数据显示,贷款者出现明显分化:部分人认为利率仍有下降空间,倾向选择浮动利率,另一些人则认为长期固定利率已足够划算。
对于房产投资者而言,“短期为王”的思路更为强烈。8月,超过85%的新增投资性贷款为浮动或两年以下固定期贷款,其中浮动利率贷款占比达29%,比7月的22.5%大幅上升6.5个百分点。
在8月20日OCR决策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央行助理行长 Karen Silk 也提到,这种普遍的“短期策略”正是降息效果传导迟缓的原因之一:
“许多人选择短期贷款或浮动利率,因为他们相信利率还会进一步下降。这意味着货币政策的传导速度比预期更慢。”
无论如何,目前市场普遍认为OCR将继续下行。年内降至2.25%的可能性已大增,届时房贷利率料将进一步下调——而那些坚持等待、选择浮动利率的贷款人,或许将迎来他们的“回报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