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明算什么?我爸比他厉害多了。”|身边的“明学”有多普遍?
ਲੇਖਕ: 榕小崧
ਸਾਰ“明学”随着综艺《中餐厅》已经火了一段时间。
“明学”随着综艺《中餐厅》已经火了一段时间。最近,刷了一天关于“明学”的讨论,书评君终于能把“HXM”(姓名缩写)、“绿大暗”(对应黄、小、明)和“黄晓明”三字画等号。
AGENT SHOWCASE LISTINGS
在很多观众眼中,食物并非第三季《中餐厅》的主角。美食文化普及综艺化身职场生存节目,“黄·霸总·晓明”携手明星、大厨合伙人上演招牌式煽情“互撕”大戏,黄晓明本人更是因为一系列“明学”语录霸占热搜数天之久,并开启了全网模仿狂潮。
一时间,“明人明言”攻占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谁都能立马对出“我不要你觉得”的下联,是“我只要我觉得”。
有趣的是,身边人倒是挺多对“明学”不以为意的人:“黄晓明算什么?我爸比他厉害多了。”“黄晓明那些话我太熟悉了,我家那边的男性都那样说话。”在最近公开的《中餐厅》花絮中,面对黄晓明无意义的唠叨,王俊凯被逼的开始说重庆方言,杨紫听罢无奈:“晓明哥的性格跟我爸很像……”

遍地开花的“明学”嘲讽与讨论,嘲笑了晓明黑历史,分析了“油腻”,分析了“大男子主义”,整理了女明星们针对黄晓明的“去油指南”。
但对于我们身边的“明学”,一味的嘲讽显得并不那么得体。我们该如何看待网络“明学”狂欢?我们该如何面对身边的“明学”?戏谑式的去深刻化的狂欢虽然快乐,但我们终将要学会面对人际交往的复杂现实。
撰文 | 榕小崧
两种话语网络戏谑反讽与严肃讨论 “明学”的承载者“黄晓明”,早先已是网络讨论中知名的“油腻”符号——我很帅,我很man,我要让你真切感受到、并认可我真的又帅又man。但《中餐厅》讨论语境下诞生的“明学”,挑起了广大职场员工、女性和后辈的共同反感:这不就是我那自我膨胀、热衷压制他人的霸总领导、男友、老公、长辈……“黄晓明”已经成为了以上种种令人“火大”的特质的聚合符号。节目中的黄晓明并非一无是处,后期听进去他人意见的黄店长“含明率”有明显下降,却在各种“明学”搞笑剪辑中成为大众情绪的靶子。

(我要我觉得,我不要你觉得)
阻碍大众严肃讨论的,是现实中巨大的人际无奈。被束缚的下位者无处发泄,了解背后的本质不如停留于讽刺现象来得痛快。有乐观的解读者认为,这种“去深刻化”的思考模式代表了互联网思维,它让我们更聚焦当下,更聚焦现象,回到真正困扰我们的“明学”个体,而不是背后与生活距离过于遥远的哲学背景。但这种解读本身也存在漏洞,聚焦问题的结果,竟然是放弃解决问题本身。双方是两类截然不同话语的支持者,这种对立的僵持或许不会有最终的结果。二者的矛盾本质是对现实问题解决期待的不同。两类话语的存在也提示我们去思考解决人际无奈的真实途径。现实中难以与“黄晓明”们保持沟通平等,我们会如何选择相处方式?五类策略从逆来顺受,到以“明”抗“明”梁文道在他的节目《八分》中讨论“明学”流行,提到“明学”的存在非常“不中国”。黄晓明在综艺中对其他人的工作指手画脚,是一种膨胀的个人主义。但如果纳入权力分析视角,不难分析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明学”为何存在。与“明学”共处,对于个体来说是一个相当无奈的选择。华裔女星刘玉玲近期一段采访走红网络,她会存一笔“备用金”(F Money),当别人让她不爽的时候,果断辞职走人。可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辞职自由,选择领导的自由,乃至选择家人的自由……生活中充满了对抗和妥协,具化的个体,会如何选择?策略1:鸵鸟式最省心的生存战术《中餐厅》中最让人有共鸣感的,大概是镜头最少的两个空降实习生。通过《声入人心》走进大众视野的仝卓、高天鹤,因为节目设定自动比其他合伙人矮一头:差额实习,三天实习期,二选一。
《戈登·拉姆齐终极烹饪教程》( 2012)第一季画面。

延伸阅读

虽然同为合伙人,但杨紫和王俊凯因为是店员且辈分较小,不能直接反抗黄晓明的家长式指令和教导,当黄晓明在未婚店员面前提到二人也未婚,两个人像现实生活中不敢与家长正面反抗的孩子一样逃走了。因此双方之间仍然存在隐形的权力差,难以当面对抗。于是杨紫和王俊凯采用模仿戏谑的方式进行反抗,与如今的网络模仿游戏颇为相似。这是一种在匿名空间中才能生存的游击式反抗,与矛盾现场有距离的隐私空间制造了安全感。杨紫和王俊凯的吐槽,如果“明学”不火说不定不会剪辑出来,而网络中的匿名吐槽,吐槽的具体对象也化身统一的、抽象的“明学”。匿名隐去了彼此的身份,每个初始ID在网络世界中都是平等的。但吐槽之余,现实问题依然存在。策略3:绕指柔既要情商高,也要底气足几位嘉宾中,秦海璐是唯一一个与黄晓明多次发生正面对抗的合伙人。因为手握“财政大权”,她的地位并没有比店长低几分。在与黄晓明交谈的过程中,秦海璐分析了每个人与店长发生冲突的初衷,她自己需要保证收支平衡无法容忍花钱大手大脚;林大厨只想好好做菜,保证菜的质量不给中餐丢脸。这场谈话之后,黄晓明逐渐收敛了对后厨的控制欲,给主厨更自由的发挥空间。“绕指柔”式的直接反抗,既给对方台阶下,也解决了现实存在的问题。

当黄晓明又在跟外国人尬聊、送东西:“哎哟喂又送,干脆把这张桌子打包送了得了。”“练英语角呢,万丈高楼平地起,口语练习看这里。”当黄晓明又在干扰后厨工作:“像唐僧一样,想拿绳子把他绑了。”“我们是合家欢节目不能这样,你可以拿绳子溜溜他。”——来自豆瓣用户@看什么看好笑的段子,总归是段子。以上场景可成为“绕指柔”策略的前奏,但后续发力需要更高的人际交往情商——制造轻松诙谐的氛围后,要让对方接受自己问题的存在。而这种调侃式矛盾化解,也需要平等对话的前提。“绕指柔”应对“明学”的难度极大,它需要在矛盾现场缓解冲突。既需要情商高,洞察矛盾的根本原因,也要以让对方舒服的方式表达诉求;更需要底气足,有跟上位者叫板的资本。策略4:青出于蓝“油腻”恒久远,代代永流传最后这种策略,在节目中并没有对应者,但在生活中并不鲜见。“领导说的是。”“领导想得真周到。”“领导不愧是领导。”领导“油腻”待我,我便“油腻”对之,真心最廉价,套路得人心。这种拍马屁、假仗义的油腻套路,几百年来并没有多大实质上的更新。


《中餐厅》秦海璐画面。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