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飙升142%的背后:研究揭示新西兰央行政策如何撕裂社会福利
后花园新西兰10月18日报道:
根据Motu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所以及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的最新研究,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在2005年至2021年间帮助将新西兰的房价推高了142%,从而扩大了租房者和房主之间的福利差距。
这项研究将低利率和量化宽松等宏观经济决策与日益加剧的财务和生活满意度差距联系起来。
该研究使用了新西兰统计局在2006年至2024年间收集的84,732户家庭的数据,分析了房地产价格、租金和住房拥有情况如何影响人们的福祉。作者Amelia Blamey、Arthur Grimes和Norman Gemmell发现,通胀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导致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并反过来扩大了房主和租房者之间的福利差异。
Motu高级研究员兼维多利亚大学学者Arthur Grimes教授表示,虽然不断上涨的房产价值可以为那些完全拥有房屋的人创造一种感知的“财富效应”,但却让其他家庭处于不利地位。“那些完全拥有自己房子、没有抵押贷款的人,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至少从房价中受益,至少在财富效应方面是这样。但相对于这些人,其他所有人都受到了影响,”他在RNZ报道的评论中说。
研究显示,较高的房价与有抵押贷款的房主和租房者的非住房支出减少有关。地区房价每上涨10%,有抵押贷款的房主和私人租房者的支出将下降1.3%,公共住房租房者则下降3.9%,而完全拥有房产的房主的非住房支出则增加了1.3%。
研究人员还发现,随着房价上涨,租房者的主观幸福感下降。房价每上涨10%,私人和公共租房者的生活满意度相对于房主下降0.045个点。研究指出,这种影响大约相当于失业所带来的生活满意度下降的三分之一。
作者们指出,扩张性货币政策,包括新西兰央行在COVID-19期间使用的大规模资产购买(LSAP)和贷款融资计划(FLP),是当时房价飙升22%的促成因素。
Grimes认为,改善福祉的措施应包括货币政策和住房政策之间的谨慎协调。他说:“好的政策可以确保繁荣惠及每一个人,无论他们的住房状况如何。”
该报告总结说,房地产价格的上涨虽然对某些人有利,但却导致了生活水平的不均衡,尤其影响了占新西兰人口40%的租房者。研究人员表示,未来的政策决策应考虑到房价和租金上涨对家庭福祉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