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决策机制揭秘:六人委员会"鹰鸽博弈",定调货币政策
后花园8月20日报道:
新西兰的货币政策决策机制在2018年发生了重大变革,从此前央行行长独自决策转变为委员会集体决策模式。这一变化不仅提高了决策的透明度,也增强了政策制定的科学性。
委员会构成与决策方式
目前的货币政策委员会由六名成员组成,包括三名央行内部人员:现任行长Christian Hawkesby、助理行长Karen Silk和首席经济学家Paul Conway。外部成员包括教授Bob Buckle、经济学家Carl Hansen和教授Prasanna Gai。
McDermott表示,委员会的决策方式相比过去有所改变。"委员会力求达成共识决定,但有时也会进行投票。"尽管形式有所变化,但整体方法基本保持一致。
三阶段决策流程
整个决策过程分为三个关键阶段:分析国际环境、评估新西兰国内情况,以及考虑如何有效沟通决策以产生预期影响。
McDermott解释说,决策过程通常需要一周时间。"工作人员会提前很长时间开始准备,他们会整理大量信息供委员会消化。"
根据委员会手册,通常会有两天的"信息汇集"会议和两天的审议会议,审议会议后还会举行决策会议。
国际环境分析
委员会首先关注国际形势。"主要贸易伙伴的关键状况如何?这如何影响新西兰?可能会详细分析美国情况,详细分析中国情况...可能对澳大利亚的分析也同样详细。"
随后,委员会会审视金融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这如何影响新西兰获得资本的渠道?建立这种背景很重要,一旦确立,就会详细审视新西兰。"
国内数据深度分析
第二天的审议会关注最新数据。"数据的细节。混凝土销售或电子汽车交易的情况...希望会讨论企业的情况。"
这通常涉及查看与各种企业访谈的结果,了解它们的实际经历。"当你看政治因素时,这是否与企业告诉你的情况相符?"
委员会还需要审视银行的放贷意愿和企业获得资本的能力。"一旦完成这些,就是关于已经发生的事情和我们所处的环境。这对未来意味着什么?考虑到这种情况,如何向前预测?我们对通胀产出和利率的预期是什么...这将是预测的核心要素。"
"鹰鸽博弈"机制
当经济前景可能处于转折点时,委员会可能使用"鹰派和鸽派"练习。央行表示,"一名货币政策委员会顾问会扮演'鹰派'角色,提出所有支持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分析,然后另一名顾问会扮演'鸽派'角色,提出所有支持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分析。这种练习旨在挑战现状并鼓励更广泛的审议。"
市场沟通策略
委员会会考虑市场对决策的反应,以及是否会对任何决定感到震惊。"这会对重要价格产生什么影响?在利率方面,我们会得到我们想要的反应吗?"
McDermott强调,有时市场会"理解错误"并对央行不期望发生的事情进行定价。在这种情况下,央行需要澄清其观点。"但同样,如果你认为金融市场理解正确,你想验证这些预期,你必须小心不要说一些愚蠢的话,让市场误解你...你不想意外地震惊市场。"
决策时机与保密
手册规定,关于适当货币政策设置的决定将在发布当天上午做出,以降低敏感信息泄露的风险。
地缘政治挑战
McDermott表示,当前的地缘政治环境使利率设定变得困难。"有关税在发挥作用。它们在做什么?谁在支付?它们如何影响供应链?下周会和本周一样吗?有很多噪音,所以你必须在处理这些问题时非常有纪律性。"
承认错误的重要性
他还强调,当判断错误时坦诚面对的重要性。"央行在犯错时,直面并说'看,我们做了这个判断。我们对所做的判断很清楚,但结果并非如此,所以我们正在改变看法',这真的很重要。我认为最近有不愿意这样做的倾向...我认为这很遗憾,因为这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