แบ่งปัน

10%还不够?美或再提关税!新西兰拼自贸圈突围

ผู้เขียน: Charles
บทสรุป他指出,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在数月后再次审视贸易数据。“他如果认为10%的关税没有起到抑制作用,如果他看不到效果,他已说过要提高关税。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风险。”

后花园10月9日报道

新西兰官员对美国对大多数木材出口只征收10%关税感到意外又松了一口气,但一名高级官员警告,这一关税率不一定不会进一步上调,因为新西兰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仍在扩大。

AGENT SHOWCASE LISTINGS

这些对软木产品的关税将于10月14日正式生效。外交与贸易部(MFAT)副秘书长、负责贸易与经济事务的 Vangelis Vitalis 在10月8日于惠灵顿举行的木材加工与制造大会(WPMA)上表示,有传闻说关税本可能在 25% 至 50% 之间。

“有风险。”

他指出,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在数月后再次审视贸易数据。“他如果认为10%的关税没有起到抑制作用,如果他看不到效果,他已说过要提高关税。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风险。”

美国已对新西兰商品设定基准关税为15%,但对澳大利亚、智利和新加坡等国则维持在10%,因为这些国家与美国的贸易关系是逆差状态。

Vitalis 说:“尽管美国已对钢铁和铝材征收高达50%的关税,我们的出口仍在上升。这对经济是好事,但也隐藏风险。美国总统可能会认为,10%的关税没有制约我们,15%也没让出口停下来。”

他强调,新西兰正在积极反对这些关税。该国每年向美国出口大约 3.7 亿纽币的辐射松产品。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中国是新西兰林业出口的大买家,接收了52%的出口量;美国占新西兰林业出口的7%,但却消化了31%的锯材与枕木出口。

达成协议?自由贸易协定不是护身符

在大会上,一名与会者建议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可使关税受到限制。Vitalis 回应说,即使拥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也曾遭遇美国加征关税。

“美国现在不是在签自由贸易协定,而是在做它所谓的‘协议’。英国可能拿到了迄今为止较好的协议——10%的关税。”“我们也看到,有的协商可能会彻底失控。瑞士总统就曾与美国总统谈判失误,15%的协议最终变成了39%的关税。”

Vitalis 说,新西兰在面对美国可能的期望时,必须清醒:

“我们知道总统对新西兰电影业有意见。那么在谈判中他可能会要求我们做什么,而我们能换回什么呢?”

世界更动荡,不确定才是常态Vitalis 指出,新西兰如今面临的是一个远比以往更具不确定性和动荡的世界:

“没人能自信地告诉你美国明天会做什么。”

他回忆,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因“新冠起源”一事关系迅速恶化,澳酒、牛肉、龙虾、煤炭出口在几天内被切断。

他说,其他国家也可能被“美国举动”所诱导而对世界贸易规则反制。他担忧:

“其他大国也会开始判断哪些规则可以践踏、哪些不能,最终可能互相加征关税。”

若讲理不灵,三条出路

Vitalis 表示,新西兰面对关税争端有三条可能路径:

束手接受:什么都不做,硬着头皮承受;

尝试讲理:说服美国加关税反倒使其国内消费者付出代价,但他承认这种逻辑对大国并不奏效;

减轻风险:通过与其他国家谈判自由贸易协定来增强出口弹性。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止年度,新西兰有 22% 的出口进入中国(有自由协定),16% 的出口进入美国(无自由协定)。Vitalis 指出,即使有自由协定,美国也可能不予理会。

为应对贸易不确定性,新西兰正通过签署或强化自由协定来增强弹性。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国家占新西兰出口的 27%。若再加上与英国、澳大利亚、欧盟的协议,出口覆盖比例将达 42%。MFAT 目前正在推进与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和印度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

Vitalis 提出,好消息是,在新西兰所有自由协定中,所有类别的木材出口都被固定为 0% 关税。他故意选择那些主要出口美国的木材产品,以鼓励企业考虑其他无关税市场。

“我不假装这会是件容易的事,但我确实想鼓励大家思考那些目前还没有关税壁垒的市场。”

政府在背后助力

政府已提供资金帮助企业应对非关税壁垒,很多工作由初级产业部(Ministry for Primary Industries)负责推动。Vitalis 说:“非关税壁垒往往是那些有点隐蔽的东西,比如新的标签规则、额外的健康证书要求等。官方只有在产业反馈时才能出手。”

他还反驳共和党政治家 Ronald Reagan 的那句“我代表政府来帮你”的冷场名言说法:

“在这里,政府真的在帮忙。”

协定签署只是第一步:要落实与执行

Vitalis 表示签署自由协定只是起点,关键是要落实和执行。

“很多新西兰出口商对已有协定并不完全了解,错失多达 40% 的协定价值。”“有些企业以为‘这协定只适合奶业、牛肉业、猕猴桃业’。”

同样重要的是,让协定真正“落地”。新西兰最近解决了一场与加拿大关于乳制品进入加拿大市场的争端,依据的是 CPTPP 规则。

“我们是一个小国家,但我们相信规则,也相信执行。加拿大就是个例子。”

网站声明原创声明: 本文系文章顶部作者原创采写,未获书面授权严禁转载! 在获授权前提下,转载必须在醒目位置注明本文出处和具体网页链接。对未注明而擅自转载者,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评论规范: 1. 所有评论均以读者个人身份发表,并不代表后花园立场。 2. 不得使用任何肮脏和亵渎的措辞。 3. 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不得公开或泄露他人隐私。 4. 不得发布侮辱或歧视任何种族、国籍、性别、地域、年龄、职业等方面的言论。 5. 不得在读者评论区散发广告讯息,不得大量转抄其他媒体的文章。 6. 不得煽动仇恨、暴力、歧视。 7. 不得以任何隐晦方式发布上述不当言论,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字母、数字、代号、谐音、链接跳转等。 8. 后花园保留对违反上述规范的留言行为进一步处理的权力。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เข้าสู่ระบบเพื่อดูประวัติการทำธุรกรรม
รหัสยืนยั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