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ahagi

11月4日澳洲房地产与财经新闻汇总-首购族狂热与加息阴影下的众生相

May-akda: Gloria
Buod从悉尼买家为避免拍卖而“不惜血本”,到墨尔本历经千日重返“百万澳元俱乐部”,再到偏远地区市场的“冰火两重天”,我们看到了一个在多重力量拉扯下,充满机遇与风险的澳大利亚。

后花园 澳大利亚 11月4日 报道:今天,澳大利亚房地产与财经新闻呈现出一幅复杂而矛盾的画卷。一方面,政府的“首次置业保障计划”点燃了市场的狂热,首购族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涌入,推动房价在部分地区创下新高;另一方面,通胀阴影不散,消费者信心持续低迷,加息预期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预示着市场或将迎来一个充满挑战的“恐怖之年”。

【新闻一】利率维稳暗藏玄机:澳洲房市"恐怖之年"已拉开帷幕

AGENT SHOWCASE LISTINGS

澳大利亚储备银行(RBA)维持现金利率不变,但市场预测下一次行动将是加息,最早可能在圣诞节前或明年二月发生。房价年增长率已达10.6%,重回两位数增长。联邦政府"住房保障计划"扩大范围后,首购族申请量瞬间飙升40%,需求激增。然而,新房建设严重滞后,五年120万套的目标第一年就落后6万套。Digital Finance Analytics调查显示,尽管今年已有三次降息,但超过50%的借款人仍处于抵押贷款压力之下。评论直言,买家、卖家、借款人、开发商都将面临一个"恐怖之年"。

【新闻二】通胀预期飙升至5.2%:消费信心跌入谷底,经济复苏蒙上阴影

ANZ-Roy Morgan调查显示,消费者预计未来一年通胀将上升0.4个百分点,达到5.2%。消费者信心指数仅为84.5点,远低于1990年以来109.3点的月度平均值。租房者信心水平最低,压力超过房贷业主。上季度"截尾均值通胀"为1.0%,年通胀率达3.0%,均高于RBA预期。失业率达到4.5%的四年高位。专家表示,认为下一次利率变动会是降息的想法"完全不合适",因为通胀正朝着超出RBA目标区间的方向发展。

【新闻三】5%首付引爆"抢房潮":政府新政申请量激增39.2%,专家警告或成"陷阱"

自联邦政府十月份扩大"首次置业保障计划"以来,申请量激增39.2%。昆士兰州申请量飙升55.2%,南澳增长近45%,新州和维州也增长约34%。该计划允许购房者以低至5%的首付入市,悉尼房价上限提高到150万澳元,并取消收入上限。PropTrack数据显示,澳大利亚房价目前比一年前上涨近6.5万澳元。然而,专家警告该计划有"2007年美国市场崩盘的味道",买家将背负95%的LVR贷款,面临更高债务风险。AMP首席经济学家多次称该计划"荒谬",认为它推高房价,不符合大多数首购族的最佳利益。

【新闻四】"受够了!"悉尼买家"感情溢价"抢房:拍卖前成交超拍卖场,多项区域纪录被打破

悉尼上周末拍卖前售出的房屋数量超过拍卖场成交量。经纪人表示,屡次错失机会的买家变得"情绪化",愿意支付高于市场价的"感情溢价"以确保成功购房。Eastlakes的Kyogle街3号以343万澳元在拍卖前售出,创下该区新纪录,比之前纪录高出23万澳元。Kensington的Virginia街17号以500万澳元区间中段成交,Samuel Terry大道63号以450万澳元创下街道纪录。经验丰富的买家更倾向于拍卖前出价,以避免拍卖场竞争。经纪人表示,买家对市场信心"越来越足",愿意提前锁定心仪房产

【新闻五】墨尔本千日复苏路:连续两月站稳百万澳元,史上最长买方市场终结

PropTrack数据显示,墨尔本十月份房屋中位价达100.7万澳元,连续第二个月超过百万澳元大关。2022年加息导致房价触底,但从谷底反弹超过6.7万澳元(7.2%)的复苏过程花费了超过1060天,其中约5.07万澳元涨幅发生在过去12个月。公寓价格从最低点上涨约2.35万澳元(3.9%),中位价为62.5万澳元。专家表示,从2022年到几个月前的买方市场是墨尔本历史上最长的之一,"过去两年是几十年来购买房屋的最佳时机,但现在已经结束"。维州西北部表现最好,房价上涨8.25%至39.6万澳元。

【新闻六】偏远地区"冰火两重天":十年增幅超全国14.1%,各州表现严重分化

Ray White研究显示,过去十年澳大利亚偏远地区房价增长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4.1%,由"生活方式移民"和矿业周期两大力量驱动。疫情成为转折点,2015年至2020年间偏远地区房价上涨98.8%至68.8万澳元,全国仅涨84.7%至95万澳元。偏远地区房价现为全国房价的72%,创历史最接近水平。但各州表现严重分化:昆士兰疫情后增长37.4%,西澳增长45.2%,南澳增长43.0%,成为"可负担性避风港";而维州和塔州则显现"市场疲惫",疫情后增长仅为3.1%和2.4%。北领地持续疲软,疫情后增长仅0.9%。

市场分析与展望

今天的澳大利亚房地产与财经新闻揭示了一个充满矛盾的市场格局。一方面,政府的"首次置业保障计划"成功点燃了市场热情,首购族申请量激增近40%,悉尼买家不惜支付"感情溢价"抢房,墨尔本重返"百万澳元俱乐部",这些都显示出市场需求的韧性和买家信心的回归。另一方面,通胀预期飙升至5.2%,消费者信心跌至谷底,加息阴影笼罩,超过50%的借款人处于抵押贷款压力之下,这些宏观经济指标预示着市场面临严峻挑战。

政策刺激的双刃剑效应正在显现。5%首付计划虽然帮助更多首购族踏上房产阶梯,但也将他们置于高杠杆风险之下。专家警告,95%的LVR贷款意味着一旦房价下跌或利率上升,这些买家将面临"负资产"风险和巨大的财务压力。更重要的是,该政策本质上是需求侧刺激,在供应严重短缺的背景下,只会进一步推高房价,使后来者面临更高入市成本。

市场的结构性分化日益明显。悉尼和墨尔本两大首府城市表现迥异,偏远地区更是呈现"冰火两重天"。昆士兰、西澳和南澳因矿业复苏和可负担性优势而强劲增长,维州和塔州则显现疲态。这表明,简单的"逃离城市"叙事已不足以概括当前趋势,各区域的经济基本面、产业结构和房价基数正成为决定因素。成功的偏远市场不再仅是"廉价替代品",而是能提供真正经济机会和生活方式福利的地区。

供应短缺仍是市场失衡的根本症结。联邦政府五年120万套住房的目标第一年就落后6万套,新建成本创历史新高。在供应无法有效增加的情况下,任何需求刺激都只会加剧价格上涨。要实现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政府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供应侧问题,包括简化规划审批、增加土地供应、支持建筑业发展等。

展望未来,澳大利亚房地产市场将在"政策刺激"与"经济现实"的拉锯中前行。对购房者而言,保持冷静和审慎至关重要,不要被"错失恐惧症"冲昏头脑,要充分评估自己的偿还能力。对投资者而言,需关注市场的结构性分化,理性选择具有真正经济基础的区域。对政策制定者而言,如何平衡短期刺激与长期供应改革,如何在通胀控制与经济增长之间寻找平衡,将是决定市场走向的关键。

网站声明原创声明: 本文系文章顶部作者原创采写,未获书面授权严禁转载! 在获授权前提下,转载必须在醒目位置注明本文出处和具体网页链接。对未注明而擅自转载者,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评论规范: 1. 所有评论均以读者个人身份发表,并不代表后花园立场。 2. 不得使用任何肮脏和亵渎的措辞。 3. 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不得公开或泄露他人隐私。 4. 不得发布侮辱或歧视任何种族、国籍、性别、地域、年龄、职业等方面的言论。 5. 不得在读者评论区散发广告讯息,不得大量转抄其他媒体的文章。 6. 不得煽动仇恨、暴力、歧视。 7. 不得以任何隐晦方式发布上述不当言论,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字母、数字、代号、谐音、链接跳转等。 8. 后花园保留对违反上述规范的留言行为进一步处理的权力。
  
 
Komento
Mag-log in para makita ang kasaysayan ng transaksyon
Verification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