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春!澳洲房市炸了,买家疯抢入市!悉尼华人区成“白月光”,房价大涨45%!
后花园2025年10月20日报道:随着更多房源入市,买家担心房价进一步上涨,全国各地的购房竞争日益激烈。
全澳拍卖量创纪录,清盘率冲上74%
上周,全澳共有2662套房产进入拍卖市场,是自5月底以来的最高纪录。其中成交率达73.8%,为过去四周最高水平。根据数据机构Cotality的统计,预计本周将有约3200套房源拍卖,之后因墨尔本杯长周末假期,维州的拍卖活动将暂时放缓。
Domain研究主管Nicola Powell表示:“清盘率的高企预示着这个春季房价将持续上涨。过去几周的拍卖活动明显升温,买家的热情非常高。”
悉尼上周共有1082场拍卖,是春季以来的第二高纪录,也是今年第4次单周拍卖量突破1000场。据Domain数据,悉尼目前约有40%的房产在拍卖前就成功售出,创下自2021年以来的新高。
Powell指出:“我们看到越来越多房子在拍卖前就被抢走,这说明市场需求强劲,买方信心在提升。”
墨尔本表现抢眼
墨尔本是上周拍卖最活跃的城市,共有1248套房产拍卖,清盘率为74.4%。虽然略低于9月21日当周创下的78.6%春季高点,但仍表现亮眼。
Powell分析说:“持续的房价增长正在吸引卖家入市,尤其是墨尔本市场此前表现相对疲软,如今正在恢复活力。”
房地产分析公司SQM Research创始人Louis Christopher表示,目前的清盘率反映出市场健康且充满活力。需求升温的原因包括利率下降至3.6%,以及联邦政府扩大了首套房买家计划——允许买家只需支付5%的首付且无需支付贷款保险。
Christopher补充:“未来两周墨尔本的拍卖量还会继续上升,等到墨尔本杯长周末,市场会稍作休息。”
他还指出:“布里斯班、珀斯和阿德莱德的市场依然强劲,尤其是达尔文,预计将在2025年录得全澳最快的房价增长。”
布里斯班上周拍卖198套房,为今年第三高,清盘率70.7%。堪培拉拍卖104套,清盘率66%;阿德莱德拍卖96套,成交率高达77.4%。珀斯仅有14套房拍卖,塔州上周则无拍卖活动。
首次置业者争夺优质房源
在墨尔本内城区Richmond,一套两居室公寓以77.5万澳元成交,比底价高出6.5万澳元。中标者是一位首置买家,在新西兰生活六年后回到墨尔本,希望能离家人更近一些。
位于Bosisto Street, Richmond的双卧公寓
The Agency的Luke Saville介绍,这套公寓各个房间比例宽敞,颇有老式建筑的风格。“最吸引人的是从客厅望出去的北向景观,无遮挡、私密性好。原房主称它为‘自己的小顶层公寓’,虽然它并不是真正的顶层。”
Saville补充说:“几年前的那种‘错失恐惧症’又回来了。现在优质房源太少,只要有条件好、特色突出的公寓一上市,几乎都会被立刻抢走。”
上周最贵拍卖房产悉尼内西区Strathfield一栋三层、七卧室的“度假式豪宅”在拍卖中以1630万澳元成交,成为上周全澳最贵的拍卖房产。
而墨尔本最贵的是位于Essendon的一栋四卧室维多利亚风格豪宅,最终成交价430万澳元。
悉尼持房时间排行榜出炉,华人区上榜
对于买家而言,总有一些城区是其可望而不可即的“白月光”,因其地理位置优越,房主又舍不得出手,这类城区总是备受关注,房价也保持坚挺。
最近的一份报告总结了悉尼的“家庭扎根区”,其中华人区也在榜单之列。
当Vikas Singh和妻子Lhing Vaiphei决定组建家庭时,他们把目光投向了悉尼西北部的Cherrybrook。这里有宽敞的地块、充足的绿地,还有优秀的学校资源——几乎完美符合他们的所有期待。
十多年过去,如今这对夫妻和两个儿子(10岁和8岁)一起搬进了更大的房子,但依然选择留在同一个社区。Singh笑着说:“我们就是喜欢这里。社区氛围很好,邻里之间彼此熟悉、互相帮忙。”
Singh是一名IT从业者,他常常从新家步行600米,回到他们的第一套房——那是一栋占地约1100平方米、带四间卧室的房子,如今正挂牌出售。
当初选择这里,只因为“开阔与宁静”
他们最初决定定居Cherrybrook,正是看中了这里的开阔空间,非常适合有孩子的家庭。小学和中学都近在咫尺,交通也方便,周边还有可以徒步的丛林小径。
Singh回忆起第一次在这里安家的感觉:“那是一种特别的宁静。早晨被鸟鸣唤醒,空气清新,生活节奏很慢。”
据悉,Singh夫妇的第一套房坐落在一个“战斧型地块”上,隐私很好。
如今,他们和许多一样深爱Cherrybrook的家庭一样,把这里当作扎根的地方。根据Cotality的研究数据,Cherrybrook是悉尼最受珍视的社区之一。房主平均持有房产长达18.1年。
社区感,是他们不离开的最大理由
对Singh夫妇来说,最重要的依然是社区。他们的朋友、孩子的同学、熟悉的邻居——这一切让人难以割舍。更棒的是,新的地铁站开通后,去市区的通勤时间缩短不少。
Singh平时还担任孩子运动队的教练,而新家更大的空间让全家人都更自在。
他说:“我们不想让孩子换学校,不想让他们重新结交朋友。”
Cherrybrook房主持有时间排全悉尼前五
在过去12个月中,Cherrybrook的房产平均持有时间仅次于四个城区:Malabar(21.2年)、BonnyriggHeights(20.7年)、Grays Point(19.6年)和North Epping(18.8年)。
在截至9月的12个月,悉尼持房中位数排名(华人区Deniston East也在其中)
悉尼整体的中位持有期为9.5年。
Cotality澳大利亚研究主管Eliza Owen表示,这类“持有紧”的社区往往以家庭为主,有优秀的教育资源。
她说:“Cherrybrook正是典型例子。它在80年代、90年代开发,很多年轻家庭当时买入,如今孩子长大,他们依然选择留下。”
数据背后:家庭扎根的真实写照
根据2021年人口普查,Cherrybrook有39.5%的房产是全款持有,远高于新州平均水平(31.5%),而仅有14.8%的房屋用于出租。
人口学家Mark McCrindle指出,Cherrybrook以及悉尼西北区居民长期定居的重要原因,是优质学校和便捷交通。
他说:“很多家庭会一直住到孩子上完大学,因为这里到悉尼任何一所大学都只要1至1.5小时。”
中介眼中的Cherrybrook
Stone Real Estate副总监Graham Black表示,Cherrybrook的吸引力不仅在于大地块、优质学校和自然环境,更在于那份“归属感”。
“人们在这里长大、结婚、生子,孩子们在同一所学校读书、一起成长。我曾帮一对住了35年的夫妻卖房——他们当年自己动手建的房子,其实一点都不想离开。”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Sutherland Shire的Grays Point。APG Cronulla的Alex Pitsis说:“那里的居民往往只是在同一个社区‘升级’:从小房换大房,从普通房换到有景观的房,或干脆搬到临水的房子。”
持有越久,价值越高
Owen指出,这些“持有紧”的社区往往涨幅惊人。她说:“过去五年,这类城区的平均房价涨幅约为45%,明显高于悉尼整体的38%。”
她还提到,西悉尼的Blacktown和Milperra也出现了类似趋势——“很多居民长年持有房产,直到近几年价格暴涨,才选择出售。”
关键指标改善!澳洲房价即将生变?
根据最新行业分析,随着供应链逐步恢复、劳动力短缺状况缓解,澳大利亚新房、公寓和联排别墅的建设时间出现十年来首次缩短。这可能意味着房价的转折点。
这一积极信号令政府备受鼓舞——当前,澳洲各级政府正加紧清除住房建设的“堵点”,以应对全国性的住房可负担性危机。不过,尽管施工时间有所改善,但相比十年前仍显漫长,反映出建筑业生产效率的明显下滑,也显示出在解决供应端瓶颈方面仍有很大改进空间。
新房平均建设周期缩短至11.5个月
根据Master Builders Australia(MBA)对官方数据的分析,在2024-25财年,从审批到完工,一栋新独立屋的建设周期平均为11.5个月,而前一年为12.72个月。
联排别墅的建设周期也下降至14.82个月,比上一年缩短了7.2%。公寓的建设周期为32.9个月,略低于前一年的33.1个月。
MBA首席经济学家ShaneGarrett在接受《澳洲金融评论》采访时表示:“过去几年,我们经历了一场‘完美风暴’——建筑材料和人工成本在短时间内急剧上升,同时工人短缺问题严重。”
“要找到熟练的木匠、瓦工、石膏工这样的专业技工,以前可能几天能约到,现在要等上好几周。”
“之所以2024-2025年情况开始好转,是因为这些问题首次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劳动力短缺的紧张程度,已经比一两年前明显减轻。”
学徒培训与供应链恢复助力回暖
Garrett指出,劳动力状况改善的一个原因,是疫情期间政府支持下的学徒培训项目增多,逐步为行业输送了新的人才。
建筑材料市场也在逐步恢复正常。虽然材料价格仍高于疫情前水平,但至少“能买得到”了。
然而,放在更长的时间维度上看,当前的施工效率仍远不及十年前。MBA的数据显示,独立屋建设速度比十年前慢了35.8%;公寓建设时间则延长了54.1%;联排别墅的建设时间也增加了27.6%。
Garrett指出:“整体来看,建房时间变得更长,这对成本有非常负面的影响。因为建房的许多支出——比如融资、保险——都与时间直接挂钩。”
建筑周期拉长让开发商更谨慎
建设周期越长,开发商和建筑商承担的风险就越高。持有成本上升意味着利润空间被压缩,也让他们对新项目更加犹豫。
Garrett解释说:“每一个新开发项目都存在风险——如果建造成本最终超过了销售价格,开发商就会亏损。而从开工到完工周期越长,未来的售价越难预测。”
MBA的分析也揭示了整个行业面临的更大问题——建筑业生产率正在恶化。
建筑业生产效率30年来减半
澳大利亚生产力委员会在今年2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当前每小时完成的住宅建设量,只有30年前的一半。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审批流程缓慢、创新不足、开发商过于分散、“邻避主义”(NIMBYism)泛滥,以及技能型劳动力短缺等。
Garrett表示:“如今建房速度之所以更慢,是因为一个建筑工人每小时完成的工作量,比过去少得多。MBA的这份分析实际上是实证——显示出建筑业生产率在过去几年中大幅下滑。”
政府加紧“解锁”住房建设
生产力委员会的报告让住房供应成为全国性议题,迫使各级政府加快行动。联邦住房部长ClareO’Neil承诺,将通过暂停《国家建筑规范》中非必要的变更,减少繁琐的审批和制度延误。
但现实是,澳大利亚目前的住房建设速度远远达不到五年内新增120万套住房的国家目标。包括新南威尔士州在内的多地政府,正推动提升城市中心区的住房密度,尽管这遭遇不少居民反对。
增加移民技工或成短期解法Garrett认为,要想在短期内加快住房供应,增加技术移民是关键途径,因为本地学徒培养“周期太长”。
“现在要找到合适的技工,比过去容易了一点,但移民政策仍有严格限制。培养一个合格学徒至少需要四年时间,而引入海外熟练技工,是更快补充劳动力的方式。”
后花园有话说:从最新数据可以看出,澳洲楼市的“春天”正在加速回归。拍卖量创下数月新高、清盘率飙至74%,买家重返市场,带动悉尼、墨尔本等核心城市的竞争愈发激烈。优质房源在拍卖前就被抢购一空,说明市场信心正在恢复,尤其是华人偏爱的区域,需求依旧火热、房价坚挺。与此同时,建筑业的“提速”释放出积极信号——供应链改善、劳动力恢复、政策松动,都让供给端出现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