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呆!澳洲租房危机数据吓坏全网,房地产业启动紧急计划!
后花园 澳洲 9月10日 报道:澳洲住房危机愈演愈烈,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十分之一的澳洲人承认自己距离住房不安全仅一步之遥。面对触目惊心的租房负担能力数据,澳洲房地产行业正式启动"人人有房"基金会,力图为无房者提供救助并推动住房政策变革。
失去住房的恐惧正成为越来越多澳洲人的现实。报告显示,住房负担能力危机和隐性无家可归现象正影响着数万人的生活。
虽然街头无家可归现象较为显眼,但实际上仅占无家可归人口的6%。绝大多数无家可归者(94%)处于隐性状态,他们睡在汽车里、借宿朋友家沙发,或依赖不稳定的临时住所。
Anglicare Australia发布的2025年租房负担能力快照报告突显了问题的严重性。在调查的5.1万套租房房源中,仅有3套房产对领取JobSeeker津贴的人群可负担,而对于领取养老金的人群,仅有0.3%的房源可负担。
对于全职最低工资收入者,仅有0.7%的租房可负担,而对于领取残疾支持津贴的人群,这一比例更是降至0.1%。
房地产业界积极回应
面对日益严峻的住房危机,房地产行业启动了"人人有房"基金会,旨在筹集资金并为无房者推动变革。
"人人有房"基金会新任咨询委员会主席、LJ Hooker Group首席执行官Christine Mikhael强调了行业的重大责任。
Mikhael表示:"房地产行业在解决无家可归和住房不安全问题上具有独特优势。"
"我们每天帮助客户买卖和租赁房屋,我们有责任帮助澳洲人建立家园。我们的工作与问题核心密切相关,'人人有房'基金会为我们提供了支持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的机会。"
该基金会得到澳洲领先数字房地产企业REA Group的支持,确保筹集的每一分钱都将直接用于无家可归和住房不安全慈善组织,不会有资金被挪用于行政成本。
危机的人道主义代价巨大
过去二十年来,无家可归现象激增超过30%。令人担忧的是,妇女和儿童现在成为无家可归人群中增长最快的群体,其中45%的妇女和女孩将家庭和家庭暴力确定为根本原因。
这种特殊形式的无家可归现象在2021年至2024年间增长了一倍多。
Mikhael指出,更广泛的住房负担能力危机是重要推动因素。她解释道:"现在有太多人无法负担租房或偿还抵押贷款。"
"同时也没有足够的社会住房让家庭团聚。平均而言,社会住房的等待期为10年。"
除了对社会住房的迫切需求外,Mikhael还强调了经济适用房严重短缺的问题,租金成本持续飙升。
她敦促采取长期战略方法,展望未来20至30年的人口增长和住房供应。Mikhael建议:"这是一个复杂的情况,但如果我们花五分钟思考',供应、需求',让我们从那里开始,看看空置卧室的数量。"
她提出了税收改革的可能性,以激励共享住宿,允许房主通过税收减免出租空余房间,这可能释放急需的住房供应。
首个倡议"无家之夜"
基金会的首个倡议"无家之夜"邀请房地产行业和广大公众在今年10月参与。这项全国筹款活动得到强有力的视觉形象支持,旨在突出无家可归的隐性特征,鼓励个人或团队体验无家可归的感受。
参与方式可以从单次捐款到在没有家庭舒适环境的情况下度过一夜并为此筹款,或承诺全年支持。
尽管情况复杂,Mikhael仍保持乐观。"我们仍处在有时间解决问题的阶段,但如果按照这种轨迹继续发展,10年后解决起来会困难得多。"
房地产行业比大多数人更了解人类对家园的基本需求,现在正在加紧努力,确保更多澳洲人拥有这种基本安全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