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跌地税涨,看懂地方政府“背锅式”财政机制
后花园7月11日综合报道
奥克兰新版CV估值出炉后,许多房主发现自己房产估值下跌的同时,市政地税却依然上涨,因此传出了阵阵哀嚎。本月开始,新的市政地税标准正式生效。
《Newsroom》记者 Jonathan Milne 以自己的经历为例,他位于 Onehunga 的住宅,CV 比 2021 年下跌了 8%,但从 7 月 1 日起,地税将上涨约 5.8%,即 315 纽币。加上 Watercare 水费上涨 7.2%,开销越来越大。
Milne 指出,奥克兰整体 CV 平均下跌了 9%。虽然奥克兰人的抱怨声最响,但全国其他地方的反差其实更明显。
例如,惠灵顿的房价平均下跌了 24.4%,但地税却要上涨 16.9%,这会大大削减家庭的账面财富,甚至让一些人进入“负资产”状态。
尼尔森的房价下跌了 9.4%,但地税却涨了 6.5%。
房主们意识到,自己“资产缩水”的同时,还要“掏更多钱”交地税,自然会加剧对地方政府的不满。而这种情绪将影响今年 10 月的地方选举政治风向。
Milne 指出,中央政府已对各地议会喊话,要求“回归基本”,集中精力修管道、补坑洞、提供核心服务。
那些在选举中承诺遏制地税上涨的新候选人,将更容易获得选民青睐,而那些深知控制开支难度的在任议员,可能无法脱颖而出。
不过 Milne 建议,大家不妨撇开一些情绪化的说法,冷静分析一下背后的财政机制。
他解释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分别制定税收和地税时,运作机制完全不同。中央政府先设定税率(比如工资税、公司税、消费税等),再由税务机构根据预估来决定税收额度。比如一个人工资涨了,那么就多交税,但因为税率是固定的,他通常不会太反感。
每年,随着个人和企业收入的增长,政府的税收自然也会增加,从而能支付不断增长的人口所需的服务支出。
也就是说,中央政府的税收收入年年增长,却无需做出任何特别决策。而国会通过预算拨款法案,并不需要投票同意提高税收额度。
议员们也就不会因为“支持涨税”而面对选民的愤怒,因为这就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
而地方政府则必须反着来。它们要先预估自己服务人口的资金需求,再反推出需要多少市政税收入,然后再通过调整税率或 CV 来实现这个目标。
这意味着:当你的房价上涨了,资产增加了,这并不代表你一定要多交税。你只是相对于你的邻居(如果他们的房子涨幅或跌幅不同),在总税单中分担的比例略有变化而已。同样,当你的房价跌了,也可能要叫更多税。
Milne 强调,长期来看,中央政府税收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地方政府的地税增长。地方政府因此经常捉襟见肘,财政吃紧。
总结而言,中央政府可以设定自己的税制、税率,而地方政府只能使用地税这个有限工具,不能自己征消费税、所得税或其他增长性税种。想新增收入来源(比如旅游税、地方GST分成),还得和中央政府谈判,并修改法律。
Milne指出,这也是为什么奥克兰市长 Wayne Brown 反复向中央政府请愿,要求允许征收“住宿税”(俗称床位税)来资助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也是为什么,新西兰地方政府协会(LGNZ)和其成员(全国 67 个市区议会中的 61 个)一直呼吁政府给予新的收入工具,比如分享地方消费税(GST)收入,或对政府名下的土地征收市政税。此处更突显了一个现象:尽管中央政府的账面状况远优于地方政府,而且其债务水平在全球范围内也属于较低水平,但它仍然免于为自己的土地缴纳市政地税。
Milne 最后提醒,当 10 月地方选举临近,大家尽可以对现任议员提出质疑,追问他们如何使用资金、为何要涨税,但也要对那些攻击地方政府的国会议员保持警惕。
他写道:“因为从大局来看,历届中央政府提升税收的速度,要远远快于地方政府调高市政税的速度。”
责编:char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