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12万,仍然感觉“穷”?澳洲人开始重新定义“有钱”!
后花园 澳大利亚 10月10日 报道:
不久前,六位数的年薪还被普遍认为是财务状况非常舒适的基准。但时至今日,根据澳大利亚统计局(ABS)的数据,澳大利亚全职员工的平均周薪约为$2,011,年薪则达到$104,600。在生活成本、房价、租金等各项开支飞涨的背景下,六位数的收入已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成为了普遍现象。
为何六位数年薪也“不香了”?
即便收入达到这一水平,仍有大量开支在蚕食你的薪水,难怪人们依然在为财务前景而挣扎。
首先是税收,这是大多数家庭最大的开支。对于年薪$120,000的人来说,每年需要缴纳超过$29,000的税款,这意味着四分之一的收入在你看到它之前就已经消失了。复杂的税务规划让大多数澳大利亚人望而却步,这也成为人们感觉财务不自由的最大障碍之一。
其次是住房和租金。尽管通货膨胀正在放缓,但住房成本依然高得不成比例。澳大利亚各首府城市的租金接近历史高位,房屋空置率紧张,这给家庭预算带来了持续的压力。而对于房主来说,创纪录的高房价和当前的利率水平,让他们的处境可以说更加艰难。
接着是交通成本。根据澳大利亚汽车协会(AAA)的最新数据,一个典型的澳大利亚家庭每周在交通上的花费约为$444,几乎占其收入的16%。
最后是更广泛的生活成本。虽然整体通胀有所降温,但物价水平仍处于历史高位,这意味着你的钱不再像以前那样经花。
归根结底,一份听起来很可观的薪水,在支付完所有必需品后,可能会感觉非常普通。
如何才能真正实现财务自由?
如果你想取得进展,积累财富,并真正感到舒适,答案不仅仅是挣得好(甚至挣得更多),而是更有效地利用你所挣的钱。
第一步:量入为出
无论你的收入是多少,第一步永远是——花得比赚得少。听起来很简单,但很多高收入人群都会掉进“生活膨胀”的陷阱:收入一涨,就换更好的车、更大的房、更奢侈的假期。结果存款原地踏步,压力却越来越大。要想摆脱这种恶性循环,必须控制支出。
最简单的办法是自动化储蓄:设置好工资一到账,就自动划出一部分用于储蓄或投资。随着收入增加,你也要同步提高储蓄比例,让“赚得多”真正变成“存得多”。
第二步:投资能跑赢通胀的资产
当你的储蓄开始稳定增长后,下一步就是——让钱替你更努力地工作。把钱放在储蓄账户里看似安全,但现实却是:储蓄利率大约5%,扣除税后再减去约3%的通胀,你实际上是在“倒退”。
而股市长期平均年回报率约为 9.8%。举个例子:如果你每月投资1,000澳元,按平均回报率9.8%计算,25年后这笔钱将增值到约 105万澳元。但如果你只是把钱存在利率5%的账户里,25年后只有约 59万澳元。差距高达41万澳元!这就是复利的力量——时间越长,收益越惊人。
如今,微型投资平台让你只需5澳元就能轻松入场。想让“钱生钱”,从现在开始永远不算晚。
第三步:拥有属于自己的房产
上车越来越难,但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过去20年,房价的涨幅远超工资——从2000年代初的“平均收入的4倍”,涨到如今的“8倍以上”,悉尼更是接近“10倍”。换句话说,每拖一年,上车的难度就更大。
而一旦你拥有房产,局势就会反转。不再是被动追涨,而是跟着房价一起涨。房产的增值会带来资产净值(equity)的提升,这又能成为下一步投资的“跳板”。即使从小房或偏远地段开始,拥有一点总比没有好——关键是站上这趟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