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ager

逆天!建筑师要在奥克兰打造港式“鸽子笼”,市长:很好,应建在中区

auteur: Charles
résumé37栋约33层(130米高)的高楼,每栋500户、可住约2000人,总容量可达7.5万人。地点位于奥克兰南区的Puketutu岛。“把人们横向压缩(例如联排住宅)会产生紧张感,而垂直压缩则不会。每户都能拥有好视野,每个家庭将拥有60-70平方米的户外平台,也可以有多层绿化和花园。”

后花园6月26日援引Stuff报道

新西兰建筑师Michael O’Sullivan对社会中存在的住房困境深感担忧。他表示,让他真正感受到新西兰住房危机严重性的,是去年发生在奥克兰Māngere Bridge家附近的一件事。

AGENT SHOWCASE LISTINGS

“有好几个月,我看到街口两个门外,一位女性住在两辆车之间。她把衣服放在一辆车里,睡在另一辆车里,偶尔还有个小孩来找她。我心想,我们怎么会变成这样?这已经成了常态?太糟糕了。”

他指出,奥克兰和基督城的住房短缺尤其严重。“人们到处在找房子,不只是奥克兰,全国都是如此。”

正是这种紧缺现状,让O’Sullivan回忆起他曾在香港亲身经历的一种“垂直村落”住房模式。他和同事Sean Flanagan为此还制作了模型,展示这类社区可以容纳多达7.5万人。

他们制作了一个1:100比例的单栋高楼模型,耗时上千小时,由“很多很多学生”共同完成,还有一个1:2000比例的整体村落模型。

O’Sullivan希望借此开启一场关于未来城市形态的讨论。他承认这个方案是一个“乌托邦愿景”:共建37栋约33层(130米高)的高楼,每栋500户、可住约2000人,总容量可达7.5万人。地点位于奥克兰南区的Puketutu岛。

hougarden

6月25日星期四,他向奥克兰市长Wayne Brown介绍了这一构想。Brown表示:“这栋楼本身是个很棒的概念。”他设想可在奥克兰市中心铁路沿线部署五栋类似建筑。

Brown还说:“我认为其中一栋非常适合建在Mangawhau,也就是Mt Eden新火车站那片空地。我拍了视频发给了交通部长Chris Bishop,说这就是我们应该讨论的那种建筑类型。但我不认为Puketutu岛适合,因为那会遇到很多难题。不过建筑本身的设计是有可取之处的。”

O’Sullivan表示:“把人们横向压缩(例如联排住宅)会产生紧张感,而垂直压缩则不会。每户都能拥有好视野,每个家庭将拥有60-70平方米的户外平台,也可以有多层绿化和花园。”

他设想,这些高楼环绕火山而建,楼层较高的住户能看到山顶。岛屿中部和火山部分可用作休闲活动空间。

每栋楼的顶层将设居民俱乐部,村落中心会有集中式的零售和娱乐设施,但没有私人停车位。人们将把车停在大陆,然后搭乘环岛轻轨前往居住区。

目前的土地租赁方是毛利部族托管组织(iwi trustees)。

1993年,O’Sullivan曾在香港居住两年,住在一个名为鸭脷洲的小岛上,他认为与Puketutu Island极为相似。Puketutu是Manukau港中的火山岛,离Māngere Bridge不远,通过桥梁与陆地相连。曾由Kelliher基金会拥有,2012年Watercare从基金会手中取得了租约并转让给12个毛利托管部族。

奥克兰市议会表示,该岛又称“Te Motu a Hiaroa”,是Te Kawerau ā Maki、Te Waiohua及Waikato-Tainui三大部族视为神圣之地,是Tainui独木舟最早抵达Aotearoa后定居的地方。

hougarden

谁来建?

O’Sullivan尚未探讨谁将出资或开发该项目,也未涉及托管者的相关权利问题,但他认为需要海外投资和劳动力的支持。

“Puketutu过去经历了开采和破坏,现在却成了全黑队明星举办婚礼的富人之地。我们提出这个设想,是希望将其公开讨论,它可以成为一个乌托邦式的总体规划。”

Michael O’Sullivan补充说,建筑将以一定角度排列,以提高私密性、最大化采光和视野。

他回忆自己在香港岛生活的经历:“那时我在一家公司工作,老板是Walter Gropius(包豪斯学派创始人)的徒弟。那家公司在岛上盖了30栋高楼。我住在最早的三栋里,在两年内,看着剩下27栋楼以每天一层的速度建起来,非常惊人。”

“后来从一个孤零零的住户,变成住在密集而先进的社区。有居民俱乐部、购物中心、零售和娱乐设施,很像我在Puketutu构想的模式。”

这种“高密度生活社区”在亚洲很常见,但在新西兰却是全新尝试,O’Sullivan坦言这种变化非常大。

“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在我们不习惯的方式下安置大量人口,而这种方式在其他国家已经被证明是成功的。”

hougarden

在新西兰或遭抵触

他承认,这样大规模的高密度社区对部分新西兰人来说可能难以接受,但他自己曾在香港体验过类似的生活。

“这个故事对很多人来说也许是个冲击,他们担心这样的社区会变成贫民窟。”

但他指出,现在有很多廉价、劣质的联排屋正在拔地而起,这些房子在五年后更可能成为真正的贫民窟。

“这些公寓必须用混凝土建造,采用可以使用百年的材料,而不是只有25年保质期的便宜货。”

“这确实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非常大胆,也极具野心。但我们必须有所作为。”

这个大型模型也成为话题中心。Flanagan说:“人们能直观地看到自己公寓长什么样,客厅家具怎么摆,让他们更容易想象自己住在这里的样子。”

“我们希望在一开始的阶段,就把想象和体验带入进来。而在新西兰,一般到项目推进四五年,才开始考虑这些。”

“但真正重要的,是人们能不能想象自己住在这里。”

责编:charles

网站声明原创声明: 本文系文章顶部作者原创采写,未获书面授权严禁转载! 在获授权前提下,转载必须在醒目位置注明本文出处和具体网页链接。对未注明而擅自转载者,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评论规范: 1. 所有评论均以读者个人身份发表,并不代表后花园立场。 2. 不得使用任何肮脏和亵渎的措辞。 3. 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不得公开或泄露他人隐私。 4. 不得发布侮辱或歧视任何种族、国籍、性别、地域、年龄、职业等方面的言论。 5. 不得在读者评论区散发广告讯息,不得大量转抄其他媒体的文章。 6. 不得煽动仇恨、暴力、歧视。 7. 不得以任何隐晦方式发布上述不当言论,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字母、数字、代号、谐音、链接跳转等。 8. 后花园保留对违反上述规范的留言行为进一步处理的权力。
  
 
commentaire
Connectez-vous pour consulter l'historique des transactions
code de vérif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