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经济真相:房市繁荣只是幻象,财富都流向银行
后花园10月29日报道
NZ Herald财经编辑 Liam Dann 撰文探讨了新西兰长期以来的房产“财富幻觉”。
他解释说,这一概念指的是房价上涨所带来的“账面财富”让人误以为自己变得更富有,但这些收益往往并非真正实现。Dann指出,这种财富幻觉恰恰说明了,房价上涨并不会为新西兰经济带来真正的长期价值。
他分析称,房价上升主要意味着更大的贷款规模与更多的利息支付,这些资金最终流向澳大利亚的银行利润,并扩大了新西兰的经常账户赤字。虽然如此,他也承认,从短期来看,房价上涨确实可能带来消费与经济信心的提振效应。
在讨论新西兰经济当前的“低迷期”时,Dann 引用了来自经济智库 Motu Research 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显示,从 2005 年到 2021 年,新西兰房价上涨了 142%。他指出,那段时期正是新西兰看似最具活力的阶段,或如总理所言,国家“重新找回了活力”。
然而,这项名为《宏观经济政策对客观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住房拥有结构的作用》的研究还发现,房价飙升加剧了新西兰社会幸福感的不平等。
Motu 高级研究员 Arthur Grimes 表示:“我们的研究发现,房价上涨让一些人感到更富裕,却让另一些人陷入困境。”
Dann 指出,这一结果本身并不令人意外,但经济学家 Sam Warburton 随后提醒他,自己遗漏了研究中最关键的一项发现:房价上涨并不会显著带动多数人的消费增长,这也直接削弱了“房地产推动经济增长”这一长期信条。
根据 Motu 的分析,研究团队将 Stats NZ 的家庭支出数据与住房数据进行交叉比对,结果显示: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房价上涨对幸福感的影响不均,取决于住房拥有的类型。”
“对于完全拥有住房的人来说,地区房价指数每上涨 10%,非住房支出增加 1.3%。”
“相比之下,有房贷者、私人租户和公租房租户的非住房支出则分别下降 1.6%、1.3% 和 3.9%。”
Dann 解释道,所谓“非住房支出”指除房贷或租金外的开销,例如庭院整修或家庭装修等。
他认为,这一发现意味着长期以来深植于新西兰人心中的“房价财富效应”被大大高估,甚至可能根本不存在。
报告指出,房价上涨对有房贷者意味着更大债务与更高利息支出,对租房者则意味着更高租金。然而,Dann 强调,数据仍挑战了人们普遍的心理认知:即“当房价上涨时家庭会更有信心消费”。
他指出,虽然这种财富只是纸面数字,但人们确实从房产估值上涨中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因为负债比例看起来变小了。相反,当房价下跌时,人们通常会感觉自己变穷了,从而减少消费。
Dann 认为,这种“财富效应”早已被经济学家、政治人物和媒体广泛引用。在国际经济讨论中,它常被用于解释中国消费疲软的原因:房地产市场崩盘被视为经济增长的阻力之一。但他强调,新西兰的情况可能与中国不同。虽然 Motu 的研究只是一个样本,但它几乎否定了“房价繁荣能带来短期经济提振”的最后论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