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风暴来袭!新西兰千万级物业遭强拍,开发商抢破头!奥克兰最贵豪宅诞生,刷新华人记录!
后花园2025年9月29日报道:过去几天,新西兰房产圈同时出现了看似矛盾的场景:一边是奥克兰高端市场刷新成交纪录的新闻;另一边,汉密尔顿多处资产因清算集体出手,社会住房属性的汽车旅馆也被整体处置。再叠加新央行行长即将上任、利率路径存不确定性,以及家庭财富数据的“普涨与分化”,房市正迎来新的走向。
新西兰家庭净资产飙到$52.9万,房地产成主要推手
据新西兰统计局(Stats NZ)最新发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6月,新西兰家庭的中位净资产达到52.9万纽币,相比2021年6月的39.9万纽币,三年内增长了整整33%。
然而,这一财富增长并非人人都能感受到。
房地产仍是财富增长的主力
家庭净资产的计算方式是:家庭所有资产(如住房、退休储蓄及其他投资)的总价值,减去债务。
统计局表示,这三年家庭净资产的中位数增长,主要得益于房地产价值的上升。
疫情后房价曾出现大幅上涨,2021年底至2022年初达到峰值。
在2024年6月之前的一年里,自住房及其他房地产资产几乎占了家庭总资产的一半。
Infometrics首席执行官Brad Olsen表示,这份数据的时间节点避开了疫情期间楼市的极端波动,
他说:“即便房价在高点后回调了约20%,但整体相比疫情前,房产价值依然有明显的净增长。”
财富分布极不均衡:前20%家庭占三分之二
数据显示:
最富有的20%家庭,净资产中位数达240万纽币,三年内增长24%。
其次两个分位的家庭,净资产中位数分别升至50万纽币和100万纽币,涨幅高达40%。
最底层的两个分位,三年内净资产无显著变化。
统计局发言人Chris Pooch表示:“截至2024年6月,最富有的20%家庭拥有了新西兰三分之二的家庭财富,这反映了财富分配的严重不均。”
财富与年龄、种族密切相关
财富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15-24岁人群净资产中位数仅4000纽币;
75岁及以上人群净资产中位数高达59万纽币。
不同族群之间差距明显:
欧洲裔个人净资产中位数为22.2万纽币,三年增长44%;
毛利人净资产中位数为5.2万纽币,无显著变化;
太平洋裔净资产中位数仅2.6万纽币。
高净值人群资产多元化,低利率推升财富
Westpac高级经济学家Satish Ranchhod表示,下层财富分位的人群大多仍处于职业早期,资产积累较慢。
他指出,高净值家庭持有的非房地产资产更多,过去一年的低利率环境也让他们的投资组合进一步增值。
Olsen则认为,未来几年家庭财富仍会增长,但速度可能会放缓,“目前市场正处于一种总体整固的阶段。”
继承对财富影响巨大
三分之一的家庭报告称曾获得遗产,这些家庭的净资产中位数高达98.4万纽币,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新西兰家庭资产的上升,与房产增值密切相关,而在豪宅市场,这一表现更为突出。
成交价$4000万!奥克兰最贵豪宅诞生
9月底,Remuera的Arney Road一处庄园以约4000万纽币成交,刷新了奥克兰住宅成交记录。这笔交易也成功打破了由华裔商人Stone Shi在2013年创下的3850万纽币的记录,当时他购入的是前金融家Mark Hotchin在Orakei建造的著名豪宅。
据了解,该庄园占地超过1公顷,俯瞰海港,拥有一座面积近1000平方米的宏伟住宅,内设五间卧室和四个车位的车库,并配有网球场和游泳池。其奢华的园林景观以巴厘岛风格的亭台和花园为特色,尽显尊贵。
据悉,卖方约在2000年以675万纽币购入,如今价值接近六倍增,新买家的身份则保密。针对这笔交易,房产中介直言——“4000万就是新的2000万”,并判断海外资金、外汇优势与规则变化,将为高端市场带来更多大单。
对比看,全国纪录仍由皇后镇Chantecler庄园(约4550万)保持,但奥克兰这笔交易,已足以“为市场定调”。
对照奥克兰豪宅的热闹,汉密尔顿的清算处置则显得冷峻而务实。
倒闭潮来袭!新西兰千万级物业被强拍,开发商、投资者蜂拥而上
近日,新西兰一家运营应急安置的住宿公司未缴税款被清算,10处资产(3家汽车旅馆+7套出租房)集中出手,总估值逾1200万纽币。
汉密尔顿住宿有限公司的清算人委托Bayleys公司负责出售这些汽车旅馆和住宅,以追回高达92,198纽币的税务欠款。公司董事Patrick McGuyan和Thi Nguyen已在上个月被宣布破产。
毕马威(KPMG)的首份清算报告显示,该公司将汽车旅馆用作应急住房的做法,给其财务状况带来了沉重压力。报告指出,“严重的磨损、租客造成的损坏以及声誉问题”导致在租客搬离后,汽车旅馆难以吸引新的客人。
其中一位董事还告诉清算人,他们曾试图出售汽车旅馆以缓解现金流压力,但未能成功。所有房产的估值总和超过1200万纽币。
12 Lorne Street, Melville
三家汽车旅馆被本地业主接手,吸引大量投标
Bayleys汉密尔顿商业总监DavidCashmore在接受采访时表示,Abbey Motel、SunriseMotel和Hamilton Motel三家汽车旅馆已通过招标出售,共吸引了60个咨询和25个投标。
来自新西兰和亚洲的开发商、投资者和住宿业者都曾表达兴趣,但最终这三家旅馆被三位本地业主分别买下。
Cashmore说:“我没想到会有这么多投标者。但像这种被贷款方或清算人接管的销售,总会有很多买家突然冒出来。”
他表示,这些成交价大致反映了当前市场的真实水平,“我不认为这些物业是‘白菜价’卖掉的。”不过具体价格在交割前无法披露。
另一家汽车旅馆改建社交公寓,售价500万纽币
位于Whitiora的Te RapaMotor Inn,在清算人介入前,就已与一家社区住房机构洽谈出售。根据房产记录,该旅馆在上月以500万纽币成交,计划拆除现有的5栋建筑,兴建73套公寓,用作社会住房。
出租屋打包卖给投资者,总价302万纽币
除了旅馆,另外两处房屋群和一套独立住宅也以302万纽币的总价卖给了投资者。
其中,Te Rapa Road上一套六卧一卫的住宅在拍卖会上以69万纽币成交;Beerescourt区的两套联排单元房以82.8万纽币卖出;Melville区OhaupoRoad上的四套连排别墅则打包成交,售价155.4万纽币。
这些房子此前一直作为出租屋运营,但如今已全部腾空。
Cashmore表示,这些住宅普遍需要大规模翻修,有些甚至不符合“健康住宅标准”(Healthy Homes Standard)的要求。
从资产端看,这笔强拍交易无疑是商业模式与现金流管理的“极限测试”:
应急安置提升入住率,却未必能提升可持续单价与资产再出租的恢复力;
社会住房改建与政策资源导入,能为部分资产找到“第二条生命”,但对私人部门的财务回收并非灵丹妙药;
投资者“打包接盘”,看重的往往是土储与规划弹性,而非即刻现金回报。
在同一时间维度里,新西兰楼市既有“高端成交创纪录”的火焰,也有“问题资产处置与结构转型”的冰面。而在宏观端,市场焦点将转向新行长Anna Breman上任后的政策风格与利率路径。
新行长上任,新西兰利率会继续降,还是踩刹车?
最近,针对央行行长换帅,对利率路径的影响,有业内人士做出了如下分析:
2025年房价总体偏弱,但若房贷利率继续下行,2026年或迎来温和复苏;
8月房贷活动同比仍增、但增速放缓;换贷占比 26%,约 45% 存量房贷将在 6 个月内重定价,“利率感知”将非常敏感;
NZ Activity Index 连续走强(8 月同比 +2.4%),三季度 GDP有望回到 +0.5% 甚至更高,经济数据与降息预期之间的“拔河”仍在进行;
投资者可能在短期偏好浮动或 6–12 个月短固,以等待更清晰的降息路径;
对央行而言,利率并非“见好就收”的民意工具,央行的职责是把通胀拉回 1%–3% 区间。新行长的“鹰鸽”平衡,可能会更依赖数据而非预设立场。
来自“外脑”的政策箴言:四个经济特性、两点制度透明
资深市场人士 Roger J Kerr 对新行长的建言值得重读:
货币传导“时滞长”:短固结构占比高,利率变化往往滞后约12个月才体感明显,且2021–2022年高位入手的负债,还在“锁定成本”的慢慢释放期;
出口是增长引擎:不要高估房地产对宏观增长的直接贡献;在纽币偏弱与商品价格相对有利的阶段,出口将把动能传递到更广的经济层面;
汇率影响双向:纽币走弱抬升贸易品通胀,同时改善出口端收入——这是新西兰与大型经济体不同的“结构性灵魂”;
国内通胀“黏性强”:非贸易通胀常年顽固,规模经济不足、寡头竞争、官僚与监管成本共同抬升“本地价格粘性”。
他同时建议央行提升透明度(公布更详细的会议纪要与投票记录)、谨慎看待官方数据的修订噪音,并提醒市场警惕“利益相关的降息呼吁”对政策讨论的干扰。
这些建议的落点,在于让市场更好地校准预期:当大家都清楚“央行到底在看什么”,利率路径的波动就会更小,资产定价也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