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暴跌不靠谱?专家提醒警惕误判,降息过头又要加息
后花园9月22日报道
新西兰二季度经济萎缩 -0.90%,远比最悲观的经济学家预料的还要差。消息一出,纽币兑美元从0.5970跌到0.5860,下滑约一美分。
不过,分析认为跌幅大概率到此为止。因为货币政策更看重未来预期,而不是过去的数据。再加上美元整体还在走弱,纽币很可能会很快反弹。过去美国就业数据多次“水分”很大,后来也被证实比美联储和市场原先以为的更疲弱,结果美联储不得不继续降息。新西兰的GDP数据也一样,经常出现大幅修正,很多时候还会往上修。所以眼下的数据未必那么靠谱。
经济数据存疑?
财经专家Roger J Kerr指出,对风险管理者来说,GDP数据最好“持保留态度”。即便央行接下来真的像市场预测那样,再降息50到75个基点,也可能带来副作用:货币刺激过头,之后又不得不加息来修正。央行以前就因为GDP被大幅修订而做出过错误的政策决定。这次二季度 -0.90% 的数据,央行自己模型算出来的其实是 -0.20%,说明这里面有问题,而不是央行模型出错。
也就是说,GDP数据未必完全准确,新西兰统计局的GDP数据历史上经常会被大幅修正(往往是上调)。如果反应过度,到时如果发现经济并没有那么差,反而要加息来纠正,这样前后政策摇摆,会损害央行的信誉和市场稳定。
在GDP数据公布后,ASB银行的经济学家就表示数据可能存在“噪音”。
美联储内部意见不一,但利率和美元还在走低
美国市场现在已经押注年底前还会有两次0.25%的降息。最近美国经济数据参差不齐:8月零售销售好于预期,但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跌到55.40,创四个月新低。
美联储主席 Powell 表态说,他更担心就业疲软,而对通胀上涨没那么在意。关税带来的通胀推升比预期慢,也没涨得那么快。照目前情况看,美国经济未来几个月可能比市场想象的还要脆弱,美联储可能会加快降息步伐。美元虽然上周末有获利回吐的小幅反弹,从96涨到97.30,但整体趋势依然是走弱。我们之前预测美元会跌到95甚至更低,目前看起来还在按这个方向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提名进入美联储的新成员 Stephen Miran,上周是唯一支持一次性降息0.50%的人。他还得花很大力气去说服其他委员美国经济确实在丢就业岗位,需要更快降息。讽刺的是,特朗普却在对外宣称经济在他领导下表现不错。
美联储内部对经济前景分歧严重,以至于就业、通胀和利率预测范围非常宽。比如2025年底利率预测,有的委员认为是3.00%,有的认为是4.25%,大多数在3.50%左右。就像我们几个月前说的,美联储可能会重新开启激进降息,而其他央行的宽松周期大多已经结束或接近尾声。这也是美元持续承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