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新西兰央行迎“外脑”掌舵,专家建言:洞悉四大经济特性是关键
后花园 新西兰 9月29日 报道:
随着Anna Breman博士正式就任新西兰央行行长,市场普遍期待这位拥有国际视野的“外脑”能为近年来表现不稳的央行带来新的气象。资深金融专家Roger J Kerr今日发表评论文章,为新行长献策,指出深入理解新西兰经济的四大独有特性,将是其制定有效货币政策的基石。
Kerr在文章中首先对Breman博士的到来表示欢迎,认为其外部、公正和全新的视角对新西兰至关重要。他指出,新西兰经济与欧洲经济体截然不同,并详细阐述了新行长需要掌握的几个核心经济特征。
首先,货币政策的传导存在明显的“时滞”。在新西兰,从央行发出降息信号到经济实体(如消费和投资)作出响应,通常需要长达12个月的时间。这主要是因为约80%的房屋贷款持有人选择了1至2年的短期固定利率,导致利率变化无法迅速传导。Kerr特别提到,当前一轮货币宽松周期的传导时间甚至比以往更长,其根源在于2021至2022年房地产市场繁荣时期,过多的借款人背负了巨额债务。
其次,出口行业是经济增长和财富创造的真正引擎。Kerr提醒新行长,切勿被部分银行经济学家的观点误导,他们往往过分强调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性。他认为,新西兰的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升,根本上取决于出口行业的表现。目前,高企的出口商品价格和处于周期性低位的纽币汇率,正在为出口带来强劲动力,其正面效应传导至更广泛的经济层面只是时间问题。
第三,纽币汇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与其他大型工业化经济体不同,新西兰的汇率对经济的收入端和成本端都有着直接而显著的影响。作为一个高度依赖进口的国家,纽币的持续贬值会推高可贸易通胀,但同时也能增加出口收入。Kerr分析称,近期纽币对澳元的大幅下跌,将通过从澳大利亚进口的商品价格上涨,进一步加剧通胀压力。
最后,顽固的国内高通胀是一个持续的挑战。多年来,新西兰的非贸易通胀率(由国内经济活动决定的价格)一直徘徊在3%左右的高位。Kerr将其归因于多个结构性问题,包括:缺乏规模经济导致竞争不足、市场存在垄断或寡头垄断、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官僚主义,以及过度的监管增加了不必要的商业成本。
此外,Kerr还对新西兰官方经济数据的质量提出了质疑,特别是统计局发布的GDP数据,他认为其频繁的历史修正和不可靠性给央行决策带来了困扰,建议Breman博士对此持谨慎态度。
在文章的结尾,Kerr对新行长寄予厚望,希望她能推动央行提高决策透明度,例如公布货币政策委员会的详细会议纪要和成员的投票记录。他还尖锐地指出,应要求那些呼吁持续降息的银行经济学家全面披露其利益冲突,因为降息会推高房价,从而增加银行的贷款业务和利润。
Kerr强调,Breman博士需要明确,央行的唯一核心职责是将通胀控制在1%至3%的目标区间内,而非拯救就业市场、房地产市场或刺激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