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新西兰房产财经新闻汇总:最新文件揭秘高层财政博弈;体面养老或需百万纽币;多项指标回暖,经济复苏可期
后花园10月22日报道
【新闻一】告别悲观?低利率、出口旺、投资升,复苏就在路上
房产与经济专家 Tony Alexander 认为,尽管央行降息 50 个基点体现出谨慎态度,但新西兰经济在来年迎来改善的可能性更大。
他指出,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即将显现,低利率将在 2026 年初开始带动经济复苏,农产品收入上升也将推动地区经济扩张。
同时,国际留学生回流、基础设施支出增长、独立住宅建设回暖及纽币走弱带来的出口优势,都是利好信号。
不过,他也警告,家庭对就业与收入的信心尚未恢复,零售业在春季难有惊喜,真正的改善可能要到夏季才能显现。
【新闻二】最新揭秘:财政部想“踢走”央行行长,遭强烈反对,财长最后改口!
政府最新文件显示,财政部长 Nicola Willis 在储备银行行长 Adrian Orr 于3月辞职后,曾紧急要求财政部就加强对储备银行的监管提供建议。
财政部提议将行长从董事会中移除,以强化问责,但遭储备银行反对。前董事会主席 Neil Quigley 警告称,这将削弱行长地位,并强调行长在货币政策制定中的关键作用。
Willis 最终采纳银行意见,维持现状,但宣布改革——将金融政策(非货币政策)职责移交新设的金融政策委员会(FPC),负责监管银行资本、贷款比例等。新行长 Anna Breman 将于12月上任,预计新委员会将于明年初开始运作。
【新闻三】养老金太寒碜!新西兰人需要百万纽币才能安度晚年?
梅西大学最新发布的《2025年退休生活支出指南》显示,新西兰退休者正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活压力。
受食品价格上涨和地方税(rates)飙升影响,大多数退休家庭每周支出都超过养老金(NZ Super),部分城市双人家庭每周需额外补贴近 1000纽币 才能维持生活。过去三年,地方税在奥克兰上涨约 20%,在惠灵顿最高达 47%。
研究估算,城市单身退休者至少需储蓄 18.1万纽币 才能维持“基本生活”,若追求“多样生活”则需 27.3万纽币;双人家庭的高标准生活成本更超 100万纽币。
报告负责人 Claire Matthews 指出,早期加入 KiwiSaver 并持续储蓄仍是最可行的退休保障途径。
【新闻四】财富幻觉破灭:房产退潮后,才发现新西兰经济一直在裸泳
《新西兰先驱报》财经编辑 Liam Dann 指出,房价上涨与新西兰经济表现密切相关,但长期来看,这种依赖房地产的增长模式可能正是国家“低效繁荣”的根源。
2005年至2021年,新西兰房价上涨 142%,却加剧了社会不平等。Dann 认为,房产投资多数并无生产力,仅让人们“账面变富”,刺激消费,却掩盖了制造业与农业的衰退。
当前房市低迷或许是长期利好——当房地产不再支撑经济,制造业与建筑业将被迫提效,未来更具竞争力。
同时,房价下跌让住房负担能力创2019年以来新高,约四分之一新房贷流向首次购房者。他认为,这场20%-30%的房价调整,或许能打破新西兰人对房地产的盲目迷恋。
【新闻五】政府不再买断灾后房屋!新西兰进入“自担风险”时代
气候变化部长 Simon Watts 宣布,新西兰政府将结束过去灾后为房主提供市场价买断(buyout)的政策,标志着国家应对自然灾害方式的重大转折。
Watts 在提交内阁的文件中指出,政府必须“重设公众预期”,因为无上限的财政援助模式在极端气候频发的时代“不可持续”。
未来,中央政府的救助重点将转向基础设施重建与区域韧性建设,房主不应再期待灾后获得房产全额补偿。政府将保留自主裁量权,仅在缓解严重困难时提供支持。
消费者组织 Consumer NZ 表示,这意味着灾后个人房屋买断几乎“将被取消”,责任将更多转向保险市场。Watts 强调,这一决定是“首次在战略层面正面应对问题”。
【新闻六】1.6亿修复账单!新西兰最贵“漏水公寓”揭开房屋质量丑闻
皇后镇豪华度假村 The Oaks Queenstown Shores Resort 因严重漏水问题,正在进行总额高达 1.6亿纽币 的整修,每户修复成本约 99.3万纽币。
修复工程自2019年启动,涉及四栋十二层建筑,需将结构拆至混凝土骨架后重建屋顶、外墙、防水层及室内装饰。
施工方 Brosnan 建筑公司 以“漏水修复专家”闻名,已凭该项目获得澳大拉西亚混凝土修复协会颁发的三项大奖。
该项目原开发商已破产,工程期间发现 18 项结构与防水缺陷,修复费用从最初估计的 7500 万纽币 飙升至 1.2 亿纽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