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警告:澳洲通胀才刚开始!房价、贷款或全线失控!
后花园 澳大利亚 11月3日 报道:
如果你以为上周那份“爆表”的通胀报告只是让降息希望落空,那可能还太乐观了。一批经济学家警告称,如果澳大利亚储备银行(RBA)继续按兵不动,通胀压力将会进一步恶化。
原因在于——“实际利率”(即RBA的现金利率减去通胀率)已经滑落至接近零的水平,这无声地刺激了借贷热潮,推动贷款与房价齐创历史新高。
就在RBA将于周二公布利率决议前几天,监管机构已警告各大银行,或需限制对房地产投资者的放贷,因为房价已再度刷新纪录,投资性贷款增长速度更是创下十年来新高。
实际利率,才是“钱的真实价格”
经济学家指出,真正决定借贷成本的,是实际利率。也就是说,即便RBA维持当前3.6%的现金利率不变——正如市场普遍预期的那样——在高通胀的环境下,这个利率实际上仍在刺激经济。
Fortlake Asset Management联合创始人Christian Baylis表示:“RBA实际上是在‘被动降息’。由于迟迟不采取行动,相当于让市场又享受了一次利率下调的效果。”
换句话说,每当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高于预期,而RBA却选择不加息时,经通胀调整后的实际借贷成本就会下降。
暗中宽松:零利率的“磁场效应”
今年以来,RBA已三次降息,将现金利率降至3.6%。原本市场普遍预期将在墨尔本杯当日再降一次,直到9月季度通胀意外飙升,让这一预期彻底落空。
根据债券市场的定价,澳大利亚下一次降息预计要等到2026年5月,而就在上周,市场还认为可能在2025年2月。
Baylis警告称:“如果通胀得不到控制,所有资产价格都有可能再度被推高,因为实际借贷成本被进一步压低。”
这就是所谓的“磁场效应”——当实际利率接近零时,市场的风险偏好会明显上升。未来能产生收益的资产(如房地产、股票)都将被“磁吸”般推高,因为越低的实际利率意味着未来现金流被折现得越少,资产现值就越高。
Morningstar股票市场策略师Lochlan Halloway解释说:“实际利率下降,对借款人是利好,对储户却不利,因为他们的实际收益正在缩水。”
房市“最先受益”,泡沫风险再起
这一切发生的同时,澳大利亚股市估值已处于高位,UBS澳洲首席经济学家George Tharenou直言:“全球范围内都出现类似泡沫特征,澳大利亚也不例外。消费者借更多的钱去投资,私人部门信贷创下新周期高点。”
他指出,澳洲房市是实际借贷成本下降的最大受益者,这正在刺激家庭进一步加杠杆。
UBS的报告警告称,澳洲房价年涨幅接近7%,正在重新点燃信贷周期,使居民债务收入比逼近历史高位。
Tharenou预测,受工资上涨与生产率低下影响,通胀将继续攀升,这意味着实际利率将进一步下滑,从而可能助长资产泡沫。
RBA陷入两难:加还是不加?
这种“名义利率不变、实际利率走低”的局面,让RBA行长Michele Bullock陷入尴尬境地——要么容忍低甚至负的实际利率,要么被迫再次加息。
Baylis强调,央行不能再继续观望:“如果未来的数据继续显示通胀顽固不退,RBA恐怕不得不再次出手加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