ਸਾਂਝਾ ਕਰੋ

买房不自住:“租投”概念能否打破传统置业观?

ਲੇਖਕ: Charles
ਸਾਰ“租投”的核心概念就是:租房住,然后在其他地方购置房产,而这些地区通常价格更实惠、回报更好。

后花园7月21日援引Onenews报道

“租投”是指在一个地方生活,却在另一个地方购房。这种做法有什么利弊?财经专栏作者 Frances Cook 进行了分析和权衡(内容为一般性质信息,不构成财务建议)。

AGENT SHOWCASE LISTINGS

在新西兰,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拥有自己居住的房子才算真正成功。但也许这种观念反而妨碍了更聪明的决策。

在奥克兰或皇后镇,房价高得离谱,每多存一年首付款,就必须多做出一年的妥协。

房子更小、被房东约束、通勤时间更长、还得继续帮别人还房贷。

但如果,不需要在自己生活的地方买房呢?租下理想的生活方式,同时在其他地方投资房产,这就是“租投”(Rentvesting)的理念,也许值得考虑。

租投

“租投”的核心概念就是:租房住,然后在其他地方购置房产,而这些地区通常价格更实惠、回报更好。

Ilse Wolfe 就深谙此道。她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房产教练和投资者,最近她自己也选择了这一做法。她卖掉了在 Grey Lynn 的房子,搬到了 Takapuna Beach 的一处租赁住所。

她说:“租投基本上就是生活方式的升级,让你可以住在一个通常比你能负担得起的房贷更高端的地区。”

“所以,这是在每周支出更少的情况下,实现生活品质提升。”

Wolfe 和丈夫曾计算过他们在 Grey Lynn 拥有百万级别房产的成本,并将之与另一种做法进行比较:在较便宜的地区购房出租,由租客支付房贷,还能略有盈余,同时他们自己租住在一处海滩旁的高品质住所,而这类房子往往比 Grey Lynn 更昂贵。

能接受回到租房生活吗?

然而对大多数人来说,“一直租房”这个念头可能让人不安。

Wolfe 说,他们做决定时最大的心理障碍之一,就是是否会扰乱孩子的生活,包括上学和朋友关系。

但在搬进租房六周之后,他们确信这是正确的选择,尽管最初有些令人胆怯。房东就住在隔壁,几十年来一直拥有这套房子,对房子很用心。这种相互尊重的关系也建立了一种社区归属感。

“他们会来看我们,最酷的是……我们有街坊聚会。街上的邻居一年三四次会聚在一起,所以我们在这里有真正的社区感,而且孩子们也受欢迎。”

数字仍然是关键

当然,单靠温馨的社区氛围还不够。租投能否成功,关键还在于是否在财务上行得通。

作为首次购房者,主要靠 KiwiSaver 储蓄购房,那可能需要调整策略,因为 KiwiSaver 只能用于购买实际要自住的首套房。这时可能需要专业人士协助做财务测算。

Wolfe 强调,任何考虑租投的人都应该尽早和会计沟通,因为这可能影响所有权结构、利息可抵税性,或资本利得税风险。

她还特别强调,不要因为某处租房太令人心动而把每周租金预算拉满。房租是可能上涨的,需要留出缓冲空间。

租投是首次购房者的好策略吗?

Wolfe 说,她的很多客户,尤其是年轻情侣,如今都把租投作为进入房地产市场的起点。

其中一些人已经有家庭,他们选择租住喜欢的住所,同时用首付款在更实惠的地区购买现金流为正的出租房。

她举了一个例子,一对夫妇在同一处租房住了多年,不愿为了“踏上房产阶梯”而降低生活品质。于是他们用存款在房价更低的地区买下了两处投资房。

Wolfe 帮助他们将每套房产改造成四居室的出租屋,即使在他们迎来第一个孩子之后,租金收入仍然足以覆盖所有支出。

“他们从出租房中获得收入,住的房子又比自己实际能买得起的要好。所以他们正在稳步前进,而且在还没买下自住房之前,就已经拥有了两套投资房。”

租投并不适合所有人,而且目前也还不是主流方式。但或许能开辟一条新路径。

责编:charles

网站声明原创声明: 本文系文章顶部作者原创采写,未获书面授权严禁转载! 在获授权前提下,转载必须在醒目位置注明本文出处和具体网页链接。对未注明而擅自转载者,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评论规范: 1. 所有评论均以读者个人身份发表,并不代表后花园立场。 2. 不得使用任何肮脏和亵渎的措辞。 3. 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不得公开或泄露他人隐私。 4. 不得发布侮辱或歧视任何种族、国籍、性别、地域、年龄、职业等方面的言论。 5. 不得在读者评论区散发广告讯息,不得大量转抄其他媒体的文章。 6. 不得煽动仇恨、暴力、歧视。 7. 不得以任何隐晦方式发布上述不当言论,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字母、数字、代号、谐音、链接跳转等。 8. 后花园保留对违反上述规范的留言行为进一步处理的权力。
  
 
ਟਿੱਪਣੀ
ਲੈਣ-ਦੇਣ ਦਾ ਇਤਿਹਾਸ ਦੇਖਣ ਲਈ ਲੌਗਿਨ ਕਰੋ
ਕੋ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