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揭秘:财政部想“踢走”央行行长,遭强烈反对,财长最后改口!
后花园10月22日报道
最新公开的政府文件显示,在今年3月央行行长 Adrian Orr 辞职引发混乱后,财政部长 Nicola Willis 曾紧急要求财政部就如何加强对央行的监管提供建议。
财政部此前对央行提出的 50%预算增幅请求感到震惊(这一争议正是导致 Orr 离职的导火索)。在随后的建议中,财政部提议将行长从董事会中移除,以便在央行管理层与董事会之间划出更明确的界线,从而强化问责机制。
然而,这一建议在央行方面遭到了强烈反对。Willis 最终采纳了央行的意见,没有将行长从董事会中除名。
当时的董事会主席 Neil Quigley 担心这一改变会削弱行长职位的地位。他在给 Willis 的信中写道:“如果行长只是一个‘普通的首席执行官’,那将是极为罕见的。在国际场合,这一角色的地位会显得低于其他央行同行。”
Quigley 还指出,行长是董事会与货币政策委员会之间的重要纽带,而货币政策委员会由行长担任主席,负责制定官方现金利率(OCR)以保持通胀目标的稳定。他批评财政部“没有提供任何数据或案例来支持其观点”,并表示“没有明显的理由进行这种变动”。
他补充说,Orr 的辞职“恰恰证明了董事会非执行成员具备沟通和履行立法责任的能力”。据了解,Orr 是在非执行董事向他递交一封“关切信”后辞职的,双方同意在他离职后销毁这封信。
在事件发生前,Orr 对董事会的不满不断加深。这些非执行成员最初支持为央行争取更高政府预算,但后来改变立场。财政部则批评该提案“严重缺乏性价比”,并指责央行采用了“违法的计算方式”来人为抬高开支基数。
Willis 对此同样不满。当被问及为何希望加强对央行的监督时,她表示,Orr 离任与新行长上任之间的过渡期“正是审查现有制度有效性的良机”。
治理结构调整尽管 Willis 决定不将行长从董事会中移除,但她仍宣布进行另一项治理改革。根据本月公布的决定,央行董事会将把金融政策(非货币政策)制定职责 授权给一个新的专门委员会。
该委员会:金融政策委员会(Financial Policy Committee)将负责制定银行、存款机构及保险公司的监管政策,包括资本充足率要求、贷款价值比(LVR)及债务收入比(DTI)限制等。其成员将包括董事会主席、三名董事会成员、行长以及两名由董事会任命的外部委员。委员会的决策仍将基于央行工作人员的专业建议。
财政部在文件中指出,在新西兰这样的小型经济体中,找到既具备治理能力、又拥有审慎监管专业知识且不存在利益冲突(如在金融机构任职)的人选十分困难。尽管近年来已优先考虑任命具备审慎监管背景的董事成员,但通过设立独立委员会,可让董事会更加专注于治理与监督职责。
该委员会预计将在明年初外部委员任命完成后召开首次会议。同时,由于 Quigley 于 8 月辞职,董事会主席一职的招聘工作也在进行中。
新任行长 Dr. Anna Breman 将于 12月1日 正式上任,接替自 Orr 离职后代理行长职务的 Christian Hawkes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