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西兰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3月-2019年3月间,新西兰净移民人数为56137人,与一年前的50628人相比,涨幅达10.9%。其中,来自中国的净移民人数最多,涨幅高达31.6%。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新西兰统计局说的净移民,指的是在新西兰境内停留1年以上的外来人口。这其中既包括海外回流的新西兰公民,也包括拿工签和留学签在新西兰居住1年以上的外国人。
而通常在我们华人眼中,就算不换新西兰国籍,也至少要拿到Permanent Visa (绿卡)才算是移民了。
2019年3月份的数据显示,新西兰公民净流出10001人,而其他国家移民净流入人数为66138人。新西兰工签持有人,长期入境人数为33260人,同比增长10.3%;访客签证为32289人,同比增长21.7%;学生签证为26037人,同比增长3.9%;居民签证为14159人,同比下降6.8%。
与历史数据对比,净移民人数继续保持在非常高的水平。显然还是有许多人选择新西兰成为他们移居发达国家的理想选择。
发达国家的标准是什么?
国际上通常把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的国家认定为发达国家标准。
2017年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的有42个国家,最高的是卢森堡的10.4万美金,欧洲占据23个名额,其次是亚洲的10个国家,美洲的5个国家,大洋洲的4个国家。
新西兰的人均GDP超过了阿联酋、以色列、英国、法国、日本等我们熟知的发达国家。
新西兰是一个大洋洲岛屿国家,位于太平洋西南部海域,地处澳大利亚大陆东南方向,远离世界主要大陆。新西兰主要是由北岛和南岛两大岛屿组成,国土面积约为26.8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比英国略大,但人口却只有英国的十分之一。 新西兰是海洋大国,海岸线长度达15,134 km,领海面积更是达到668平方公里,领海是领土的24.9倍,仅专属经济区面积就达120万平方公里!新西兰全国人口数量仅为479万人,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
新西兰地处34°S至46°S,从温度带来看属于南温带,终年受温暖湿润的西风带控制,加上周围海域面积广阔,新西兰的气候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夏季平均气温约为20℃,冬季平均气温约为10℃,年温差约为15℃,十分宜人。
当然由于新西兰地处南半球,冬夏季节所处的月份刚好和地处北半球的中国相反。温和的气候使得新西兰草场广布,新西兰的畜牧业十分发达,产品畅销世界各地。
新西兰的经度范围在166°E至178°E之间,非常靠近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沿180°经线),所以新西兰是全世界进入新的一天最早的国家之一。
由于新西兰地处偏僻,远离人类文明中心,所以被发现的历史非常短暂,在公元10世纪左右,来自太平洋岛屿的土著人开始在新西兰定居,到了1642年荷兰航海家塔斯曼发现了新西兰,此后直到1769年英国海军舰长库克成为首先踏足新西兰的欧洲人,此后英国开始移民并建立殖民地,总体而言新西兰的开发历史十分短暂,很多区域都保留着自然的原始风貌,风光迤逦。
新西兰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直到1947年才独立成为主权国家,目前还是英联邦成员国,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为国家元首。新西兰和英国可谓同根同源,在很多方面都留有英国的影子,比如新西兰的首都惠灵顿,就是以英国海军将军惠灵顿公爵的名字命名。新西兰总督和部长组成的行政会议是最高行政机构,2018年,新西兰被联合国评为全球最清廉的国家。
新西兰最大的城市奥克兰更是全球知名的宜居城市,常年霸占全球宜居城市排行榜前三名,近年来更是发展迅速,目前集中了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定居。
每次有人跟我打听移民新西兰的事情,我都会劝他们好好权衡下其中的利与弊。移民就像谈恋爱一样,没有一个国家是完美的,如果你在爱它优点的同时也能包容它的缺点,那你可以考虑移民。在新西兰住了差不多八年,我深深地感受到移民新西兰带给我的远不止一纸签证那么简单。
我个人算是智商和家境都很平庸的人,这要放在国内,完全没有竞争力。2010年我来新西兰读的研究生,当时边上学边做义工,很快就融入了当地的生活。由于英语不错,毕业之后很快就拿到了一家公司营销部门的offer。慢慢习惯这边的生活之后我就不想走了,干脆办了移民。
后来遇到了同是移民过来的男友,两人顺利组建了家庭。现在有个在三岁的儿子,在上幼儿园,还养了一只可爱的德国牧羊犬。幸运的是,我们是在奥克兰房价飙升之前买的房,如今还剩一部分房贷在还。总的来说,这边的日子祥和、宁静,我们一家三口在一起也过得其乐融融。
新西兰的生活环境我想应该不需要我恭维了,“世间最后一片净土”的美誉真的不是吹嘘。如果让我这个老移民用两个词来形容新西兰的话,我会说“绿”和“清新”。新西兰的森林覆盖率高达29%,保证你随时随地都能见到绿色。另外,这儿的空气质量也好得没话说。在这里待的这些年,我老公原来的哮喘病基本上都没有再犯过。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新西兰的生活有点闷,不像一些西方大城市那样热闹,但是新西兰人崇尚亲近自然,钓鱼、游泳、滑雪、打高尔夫球才是新西兰流行的休闲方式。移民新西兰之后,我发现这边很重视旅游,政府修了很多有意思的步道。住在奥克兰,每逢天气好的周末,我们全家人都会找一个风景优美,当天可以来回的地方进行徒步旅行,别提有多惬意了。
相信不少人移民新西兰的初中都是为了孩子。除了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新西兰的教育也是值得称道的。新西兰实行中小学免费义务教育,同时沿袭英式教育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新西兰所有的大学均被评选为世界500强大学,平均下来,约每55万人即拥有一所世界500强大学。
新西兰移民吸引大家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它比较好的福利制度了。不管是教育、医疗还是其他社会福利,新西兰从来不会让人失望。新西兰有免费的公立医疗,其中还包括免费生育。以我自己为例,我从怀孕到生产的所有费用都是由国家负担的,除了一次性奖励一笔钱外,政府每周还会补贴养育费,一直到孩子18岁。教育方面,除了免费的中小学教育,国立大学也只是象征性地收一点学费。除此以外,单亲家庭子女津贴、失业救济金、养老金、社区医疗补贴、经商补助等等应有尽有。
当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完美的,比如新西兰的交通一直是我想吐槽的,跟国内的四通八达比起来差得还真不是一星半点儿。除了奥克兰、基督城这样的大城市会有公交以外,很多小城镇上可能只有一两班公交,而且不便宜,班次也少。更有甚者,城市和城市之间一天只有一班车的,真的是太不方便了。怪不得当地居民说,在新西兰没有车相当于没有腿。
除了汽油的花费,在奥克兰的生活成本也真的很高,尤其是当你有自己的房子之后。像我们这样的中产家庭,一个孩子,两辆车,外加房贷,日子过得不拮据也不铺张,一年开销8万刀再正常不过了。一般毕业后的5-10年内,一年的收入大概是5-6万刀,除去赋税,大家基本都是“月光族”。
新西兰就是一个大农村,即便是住在奥克兰这样的大城市里,生活照样是百无聊赖。跟原来在国内一到假期就呼朋唤友的日子比起来,这里的生活确实冷清了不少。每天做做家务,接送孩子上学,偶尔去商场采购,这样一天很快就过去了。刚来的时候好想念在国内跟朋友一起逛夜市、撸串、喝啤酒的场景。在新西兰,这些你想都不要想,因为找不到这样便宜的小摊,也没有可以一起闹腾的朋友。难怪有不少人形容移民新西兰之后的生活是“好山好水好寂寞”呢!

上半年小编曾带了几位新西兰的朋友回祖国考察参观,其中有从德国移民新西兰的,也有从英国移民的,一路上老外们既有对于祖国宏大的机场高楼等建筑物的惊叹,也少不了对于灰色天空和街道上横冲直撞的违章车辆的担心。小编由此想起了这样一个段子:两个同样揣着巨额财富的父亲,一个总是穿金戴银,在人前阔气异常,却吝啬于为家人、为子女付出;另一个穿着简朴甚至不太体面的装束,却尽其所能满足家人的需要,你会觉得哪个爸爸更富有呢?很多人听闻新西兰是一个发达国家,估计到处都是高楼大厦,于是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这个国家。但是,当他们真真正正地“见识”新西兰,却发现和自己的想象大为不同。
“新西兰,没有太多的高楼大厦和繁华街道,除了几个面积不到上海一个区的CBD,其他地方怎么看都像是一个大农村。”
“没有高铁,没有动车,不开车就出不了门。”
“连淘宝都没有,买个东西都得跑大老远,根本体验不到在国内早上下单、下午就送到的购物感!”“商店平时也都早早关门,下了班放了学,也不能去逛逛街。”
恐怕有的就只是漫山遍野的牛羊了。
很多人就问了:既然这样,为什么新西兰还是发达国家?因为像新西兰这样的发达国家,不是单单从繁华程度、GDP(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寿命、识字率、工业化水平来衡量的。可能真的是我们习惯了这样去评价一个社会,才会觉得高楼大厦才是“发达”的标志吧。新西兰总会做一些不计成本的付出,去改善社会环境和提高人民的生活体验水平,特别会重点扶持弱势群体。在很多人心中,这才是国家发达的原因。为社会弱势群体不计成本的付出:衡量一个人的好坏,不能单从这个人的穿着打扮来评价,而要看这个人的思想与品德;评价一件事的利与弊,不能只从某一时点进行判断,而要让时间去证明。一个国家是否发达,也不能光从国家强者与富人群体去衡量,而是应该从弱者的地位与利益去思考。
新西兰不是一个激进的国家。面子工程、各种竞争攀比现象,都不是那里的人所喜闻乐见的。在这里的中小学课本中,很少有弯弓射大雕和个人英雄主义的故事,因此人们很少有竞争感。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老师从来不会把考试成绩和作业成绩进行公布,也不会搞分数排名。取而代之的,是那些慈善的故事,以及课堂外的义工活动。新西兰学生做的个人分享,几乎都是对于社会贡献的经验分享,而并非个人成功的心得。也正是没有了竞争,因此新西兰的学生和留学生们都非常快乐。真正做到了生活,而并非生存。
这个国家对于弱势群体的付出成本,是要优于给予强者的。【压低车身只为残疾人能上车】当公交车驶来,司机会用液压系统压低车身,然后下车在车门边上,放上轮椅板,帮助残疾人朋友上车。所有人都会在车下默默地等待,让残疾人先上车,司机也不会抱怨麻烦,而是真心的微笑。
【红绿灯提示音】在这个国家的每一个红绿灯,都会有帮助盲人判断的提示音,如果发现哪个红绿灯的提示音坏了,无论位置有多偏远,维修人员都会在两天之内修好。【能保障生活的补贴】这个国家每一个居民,无论何种原因,如果失业了,生病了,或者遇到各种生活困难,政府都会为你提供生活补贴,帮你度过最困难的日子。而这种补贴,真的能保证你的温饱需求。
【残疾人停车位】对于残疾人,每一个停车场会修建专门的停车位,即便这些车位在很多时候都会空着,但是它们确实有存在的必要。【专为特殊人群修设卫生间房间】每一个厕所,都会单独为老人、带孩子的父母还有残障人士修建一个单独的房间,无论使用频率高低。【为生活无法自理的人配备义工】每个社区,都会为那些生活无法自理的人们配上义工,无论这些人是否需要帮助,但政府会先做好准备,以应对你的不时之需。即便这些投入无法产出任何经济利益,但政府依然不停地投入资金和付出人力。当一个国家对于事情的考虑,可以从人道主义出发,不考虑成本与收益地对弱势群体服务和付出,那么这个国家才具备发达国家的特质。
为细节不断地投入:【公厕一定提供免费卫生纸】在新西兰,细节品质是社会所共同关注的。也许新西兰的高档酒店没有中国高档酒店那么奢华,但是在新西兰,无论是城市还是郊外的公共厕所,一定都比中国的公厕干净,而且任何时候都有免费卫生纸提供。
【随处可饮用干净自来水】虽然小超市、便利店没有中国一二线城市那么多,但在很多地方,你都可以在路边发现免费饮水站,可以喝到放心干净的自来水。
【旅游场所公共设备齐全】在每一个游客很多的沙滩边上,人们都能找到烧烤炉、淋浴设备还有安全救助站。【定期做消防演习】每一幢写字楼都会每年定期做消防演习或逃生演习,防止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人们过于惊慌从而发生危险。
【车一定会让人】新西兰马路上摄像头并没有多少,但是大部分司机都能做到:到了没有红绿灯的路口下意识地减速、停车,确认周围安全再行驶;看到前方有斑马线,都会下意识地减速,确认附近是否有人要过马路。【商场里随处可见急救器材】在新西兰大商场里,你会发现在很多角落的墙上都会挂着AED除颤器,这是以防有人心脏病或其他疾病突发而无法立即送医就诊而准备的救急工具。
在一些国家,一些旅游点建设得非常大气,拍出的夜景都非常迷人。但是当你需要上厕所或迷路的时候,你则会发现许多不便。在追求经济发展的今天,很多国家及地区在疯狂建设的同时,似乎都忽略了社会人文关怀,缺少了对于城市和生活的细节的注重。而一个国家有着细节建设的态度和意识,并且把这个意识化为行动,把便利和关怀普及到社会的每一处,那么这个国家的生活品质和安全性就在整体上了一个层次。新西兰发达就体现在这里。
为了建设未来而付出:【孩子上学问题】新西兰的孩子上学,不仅仅是义务教育,而且连书本文具都可以有部分补贴。当孩子上了大学,政府还有相对应的部门为这些大学生提供无息贷款,而还款方式更加方便:只需要未来找到工作后,每周还一点即可,不会有任何的压力。有些学生没有考上大学,也可以先去学习一门技术并用于工作。若干年后都可以无条件地进入任意大学进行学习,申请无息贷款。
有人问:像这种补贴及无息贷款,是每个人都可以申请吗?还是根据家庭状况而定?如果每个人都可以申请,那么这个绝对是一个赔钱的买卖啊。据一个新西兰当地人说,无论家庭条件好坏都可以申请,毕竟青少年就是国家的未来。【自然、生活环境】不光是青少年,新西兰现在看到的优越的自然和生活环境,其实都是靠长期以来政府的投入和居民的环保意识保持的。每一届的新西兰政府在做费用支出的时候,都会留出很大一部分,投入到环境治理去,为的就是给下一代人一个更好的环境。而新西兰的孩子们上学的时候,老师也会给他们普及环保的知识,让他们保护好自己的家园,造福子孙后代。【垃圾分类】新西兰的居民一般把垃圾分类,因为通过分类之后,有的垃圾可以变废为宝,成为再生资源。在新西兰生活的老百姓,不光在外扔垃圾会扔进专门的垃圾处理箱,就连在家的垃圾也是必须要分类的,所以每家每户都会有2-3个垃圾桶。不光是分类,就连喝完酸奶的酸奶盒,新西兰人也惯于洗干净再丢弃。而且,这样的生活方式,每一个新西兰人都已经习以为常。有一位朋友刚到新西兰时就学习垃圾分类。当时是一个未成年的中学生教的。为了让这位朋友理解得透彻点,这位学生还特意画了一个小册子送给他,里面图文并茂地解释了垃圾分类的做法和情况。【城市建设在山地上】新西兰把城市都建设在起伏不平的山地上,把平坦、质量高的土地留给农民们进行种植,尽管这样会令经济发展稍微减慢。【对动物生态的保护】新西兰有可能因为某个地区牛和羊过多,而对该地区的牛羊数量做出限制,因为牛羊过多会对土地质量造成破坏,对植被产生负面影响,哪怕这样做会减少GDP。流浪猫的过快繁殖会对鸟类造成伤害,因此政府为流浪猫搭建许多收容站,使得流浪猫得到照顾的同时,也减慢它们的繁殖速度,尽管这需要投入很多人力和财力。新西兰对于海洋的保护也非常严格,如果钓鱼或者打鱼,鱼的尺寸很小,那么就必须放生了。这样做是为了海洋生态不被破坏。如果一个国家只为眼前的经济利益斤斤计较,一个城市只为追求眼前的政绩而不做未来长远的规划投资,那么二十年后,三十年后会是什么样呢? 肯为了明天去花钱,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生活去投资的新西兰,难道不发达吗?繁华的建筑、发达的铁路、高效的通信工具、时尚的衣装、豪华的车辆等等,这些原本就只是人类为了追求目标的利用工具而已,而真正的目标,难道不是让人民越来越幸福,让未来变得越来越光明吗?移民新西兰并不代表你从此就走进了一个没有烦恼的乌托邦。事实上,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满足你这种幻想。这里我站在客观的角度跟大家分析了移民新西兰的利与弊,希望能让大家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新西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