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钟笑玫 实习生 胡贝我(澎湃新闻记者)放慢了语速,用指尖敲击着寻人启事上的画像,“梅——姨,您——见——过——吗?”但这位客家老伯依然在摇头。过去一个月,一张梅姨的肖像广泛流传。人们谈起她,除了愤恨这个被指拐卖了9个儿童的女人,也忌惮这个迟迟未落网,又如幽灵般的存在。两年前的一天,申军良来到位于粤北山区的一处村落,据已经落网的一名人贩说,他的孩子经梅姨之手被拐卖,而梅姨的同居者就住在此处。打听,一记提防的目光投来;再问,响起他听不懂的客家话。村庄。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钟笑玫 拍摄这天,我(澎湃新闻记者)进入村庄,沿着申军良寻找梅姨的路线,试图重遇他过去两年的希冀与困苦。村子里的人多是同姓,彼此沾些亲故。问小卖部店主老伯之前,我拿着寻人启事询问了十余位村民,和曾经的申军良一样,我期待着他们能说些什么,但收到的是:“没见过”、“不清楚”和“不知道”。“梅姨,”我说,“人贩子,两年前被拐孩子的家长来村里找过她。”老伯目不转睛盯着电视里播放的谍战剧,一边耸肩,一边冲我这个方向摆手,客家话夹杂着普通话,说没见过画像上的人。“我们叫她潘嫲。”不知何时进门坐下的女人嘟囔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