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口须破千万?新西兰未来25年最激进预测:人口、房价、养老,全面改写!

作者: Charles
摘要BusinessNZ 的会员调查显示,企业最担心的问题是每次大选后政府政策方向大幅逆转,导致商业不确定性上升。Beard 表示,新西兰必须制定长期发展路线,因为政治反复意味着每次政府更迭都会让国家停滞不前。

后花园11月19日报道

BusinessNZ《2050长期愿景》报告:人口、移民、房产与经济的未来挑战导语: 新西兰未来二十年内正面临严峻的人口与劳动力危机。据新西兰商会(BusinessNZ)最新发布的报告《新西兰2050:长期愿景》,如果不进行政策改革,到2045年新西兰将至少出现25万劳动力短缺。与此同时,养老和医疗成本将飙升,在不做改变的情况下,2045年所有所得税收入都可能被养老金和医疗开支吞噬。该报告呼吁制定大胆的跨党派长期规划,以在2050年前提升国家的竞争力、社会凝聚力和国际地位。报告列出了新西兰必须提前规划的16项重大挑战,涵盖人口结构、经济发展、社会福祉等多个方面,包括以下内容:

AGENT SHOWCASE LISTINGS

人口老龄化

医疗支出可负担性

养老金支出可负担性

移民政策

基础设施缺口

住房可负担性

能源成本上升

生产率下滑

与澳大利亚GDP差距扩大

教育成就下降

项目执行成本和周期过高

幅员辽阔却人口稀少

相较OECD国家研发投入偏低

属于OECD中投资难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

气候变化风险

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危机

报告首先聚焦于人口结构的变化对劳动力和经济的冲击。新西兰正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出生率持续走低。根据统计局预测,新西兰到2050年人口零增长的可能性高达1/4,这意味着人口规模停滞甚至萎缩。BusinessNZ的报告警告称,如果不采取措施,到2045年劳动力缺口将至少达到25万人。这意味着医疗保健、养老服务等行业将面临严重的人手短缺,也意味着纳税人数相对减少,将难以支撑不断增长的养老金和医疗开支。

为应对这一“银发浪潮”,报告强调新西兰必须正视人口结构现实,并采取多方面的主动应对措施。首先是在政治层面达成共识,逐步且可持续地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延缓劳动力退出时间,以减轻养老金负担。

其次,提升 KiwiSaver(退休储蓄计划)供款比例至国际基准水平,并锁定这笔资金专用于养老。目前新西兰的KiwiSaver供款率相对较低,报告建议向澳大利亚12%的退休金缴纳水平看齐。

此外,报告还提出应将理财与财务规划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帮助年轻一代尽早树立储蓄和养老规划意识。通过教育提升金融素养,未来的劳动者将更有能力为退休做好准备,减轻公共养老体系的负担。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并未将老龄化视作纯粹的负担,而是指出“人口结构变化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果能够实施有效的策略以积极扩大全国人口,新西兰完全可能“由小变大”,成长为一个更具韧性、在全球更有影响力的社会。相反,如果听之任之,人口萎缩将使国家“缩小到无足轻重”,在经济上难以为继。因此,如何迎接老龄化挑战,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西兰2050年的国家命运。

移民政策与千万人口目标

由于本地出生率低,新西兰要解决劳动力短缺并保持经济活力,势必要从移民入手来增加人口。

BusinessNZ报告提出了一个引人瞩目的长期人口目标:到2060年左右将全国人口增加到1000万。这一目标相当于在未来35年内几乎翻倍目前的人口规模,对新西兰而言无疑是前所未有的跨越。要实现这一规模,报告测算每年需净增移民约12.5万人,远高于新西兰以往的年度净移民水平。这意味着未来几十年,新西兰每年需要引入大量新移民才能逐步接近千万人口的目标。

大规模移民增长的要求将对政策和基础设施提出重大挑战。首先,政府需要制定稳定且具有前瞻性的移民战略,不再让移民政策受到政治周期的随意摆布,而是根据长期人口和技能需求进行规划。正如报告所指出的,这一战略应包括配套的住房、学校、交通等基础设施投资,以支持人口的扩张。

其次,在全球视野下,新西兰还将面对激烈的人才和劳工国际竞争。发达国家普遍陷入出生率下降的困境,到2050年,各国势必为了争夺年轻移民而相互竞争。报告指出:整个发达世界的生育率都在大幅下滑。到了2050年,我们将不得不与其他国家争抢年轻移民。与移民大国相比,新西兰在地理位置和市场规模上并不占优势。新西兰要想追赶,不仅需要提供更有吸引力的生活和工作条件,还需要营造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让新移民愿意来、留得下。

报告也提出另一种思路:维持“小而精”的人口规模。新西兰可以选择不追求千万人口,而是人口总量维持在类似爱尔兰、丹麦或挪威那样的水平,即500万左右的小型国家。但前提是国家必须实现显著更高的生活水平和生产率增长,以更小的人口支撑起繁荣的经济。

无论选择走“大国人口”还是“小国高质”路线,报告强调关键在于尽早做出战略决策并付诸实施,因为人口政策和规划往往需要数十年才能见效。

养老与房地产政策的抉择

人口与移民问题还牵涉到养老保障体系和住房政策的调整。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和医疗支出是报告反复强调的沉重负担。如果不进行改革,新西兰未来福利开支将难以为继。为确保养老体系可持续,报告提出了延迟退休和强化个人养老金储备的组合方案。

如前所述,延长法定退休年龄一到两年,是缓解养老金压力的直接手段。许多经合组织(OECD)国家已逐步迈向67岁甚至更高的官方退休年龄,新西兰也需要紧随其后。同时,在私人养老金方面,报告建议将KiwiSaver强制缴纳比例逐步提高,并向澳大利亚目前12%的供款水平看齐。

然而,提高退休储蓄比例的同时,一项颇具争议的建议也被提了出来:取消KiwiSaver账户用于首次购房的提取选项。一直以来,新西兰年轻人可以提前动用KiwiSaver中的部分积蓄作为购房首付,这帮助不少首次购房者跨过了上车难关。但报告认为,此举实际上挤占了个人的退休储蓄,不利于长期养老保障。鉴于未来公共养老金面临财务困难,报告主张彻底杜绝这类提前支取行为,确保KiwiSaver资金“锁盒”到退休。

报告将住房可负担性列为新西兰未来的重要挑战之一。近年来,新西兰房价飙升使许多工薪阶层买房日趋困难,年轻人被迫推迟置业甚至放弃定居。在需要大量引进移民的背景下,住房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报告提出增加长期租房和养老保障的思维,即宁可让年轻人先积累养老金,也不要过早背上房贷。

经济转型与长期竞争力

报告的核心在于如何确保新西兰经济在2050年依然保持活力和竞争力。

当前,新西兰在生产率、创新能力和吸引投资等方面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已经处于劣势。报告特别提到,新西兰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停滞,与澳大利亚的人均GDP差距有扩大的趋势;全国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相对OECD平均水平偏低,新技术新产业培育不足;再加上地理遥远和市场规模有限的天然劣势,海外投资者往往视新西兰为OECD中最难投资的市场之一。这些因素叠加,使得新西兰企业难以壮大,经济结构转型步履缓慢。

报告作者Catherine Beard强调,新西兰拥有许多其它国家难以复制的独特优势。首先,新西兰拥有丰富的清洁可再生能源,这为发展一系列高耗能却绿色低碳的产业提供了可能性。从绿色制氢、数据中心和数字基础设施,到高品质钢铁和铝冶炼,清洁能源可以成为吸引这些能源密集型产业落户的金字招牌。这些产业在低碳时代将备受青睐,既符合全球减排趋势,又能为新西兰创造出口收入和就业。

其次,新西兰可以在若干专业领域打造高附加值的产业集群。报告点名了一系列候选行业,如食品科学与农业科技、航天与自主系统、半导体材料与核聚变科技、数字出口产业、关键矿产与海洋资源开发,以及医疗技术等。这些领域有一个共同点: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全球市场需求增长快。新西兰若能发挥科研机构和产业优势,在这些利基领域形成集群效应,将有望摆脱对传统初级产业的过度依赖,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例如,利用本国的农业科研实力发展尖端食品科技和农业技术,不仅可以提升农产品价值,还能出口技术和服务;再如,南半球辽阔的海空空间为发展航天发射和无人系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已有新创公司在火箭发射领域崭露头角。因此,报告描绘了一幅新兴产业推动下的新西兰经济蓝图:通过创新和专业化,实现人均产出的提升和产业升级,在2050年跻身高收入、高科技经济体之列。

要实现上述愿景,报告反复强调政策的连续性和长期性至关重要。BusinessNZ针对其会员企业的调查显示,企业界最担心的是每逢大选政府政策方向急剧变化,导致商业环境充满不确定性。频繁的政策“拨乱反正”使得长期项目和投资难以为继,新西兰经济因政治周期而“总是在原地踏步”。

因此,报告呼吁朝野主要政党能够就超级议题达成基本共识,包括养老金改革、移民战略、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投资等关键领域。这需要抛弃短视的选举思维,以国家利益为重,制定超越选举周期的战略计划,并通过充分的公共讨论赢得民众支持

BusinessNZ的这份报告为新西兰敲响了警钟,也提供了行动指南。无论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还是推进移民计划和产业升级,新西兰都需要提前布局、及早改革。从现在起到2050年,只剩25年光景。面对16项重大挑战,新西兰只有以长远眼光和集体行动迎难而上,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转型。

网站声明原创声明: 本文系文章顶部作者原创采写,未获书面授权严禁转载! 在获授权前提下,转载必须在醒目位置注明本文出处和具体网页链接。对未注明而擅自转载者,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评论规范: 1. 所有评论均以读者个人身份发表,并不代表后花园立场。 2. 不得使用任何肮脏和亵渎的措辞。 3. 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不得公开或泄露他人隐私。 4. 不得发布侮辱或歧视任何种族、国籍、性别、地域、年龄、职业等方面的言论。 5. 不得在读者评论区散发广告讯息,不得大量转抄其他媒体的文章。 6. 不得煽动仇恨、暴力、歧视。 7. 不得以任何隐晦方式发布上述不当言论,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字母、数字、代号、谐音、链接跳转等。 8. 后花园保留对违反上述规范的留言行为进一步处理的权力。
  
 
评论
登录可查看历史成交记录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