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月24日新西兰房地产与财经新闻汇总-央行迎来"铁娘子",楼市政策大松绑,银行业现暖心一幕

作者: Gloria
摘要今天,新西兰财经界风起云涌,四大重磅事件同时上演:瑞典经济学家成为央行史上首位女掌门,政府对富豪购房禁令松绑释放18亿资金,银行业出现罕见"送钱装修"暖心故事,股市则上演"巨亏公司股价飙升"的奇葩剧情。这些看似独立的事件,实则勾勒出新西兰经济转型期的复杂图景,预示着房地产和金融市场即将迎来的深刻变化。

后花园 新西兰 9月24日 报道:

9月24日,新西兰财经界迎来了一个不平凡的日子。从政府高层的重大人事任命,到房地产政策的历史性调整,再到资本市场的戏剧性表现,四大财经事件同时发生,为新西兰经济的未来走向提供了重要线索。

AGENT SHOWCASE LISTINGS

【新闻一】历史性时刻:瑞典"铁娘子"掌舵央行

新西兰储备银行(RBNZ)迎来了建行91年来最具历史意义的时刻。财政部长 Nicola Willis 正式宣布,任命49岁的瑞典经济学家 Anna Breman 博士为新任行长,她将成为该行历史上首位女性掌门人,也是自1934年英国人 Leslie Lefeaux 担任首任行长以来,近一个世纪里首位外籍行长。

Breman 博士的履历堪称豪华。她自2019年起担任瑞典中央银行(Riksbank)副行长并升任第一副行长,此前曾任瑞典银行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拥有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她在欧洲货币政策制定和国际央行合作方面的丰富经验,被视为其获得任命的关键因素。

这一任命的时机颇为微妙。Breman 将于12月1日接替代理行长 Christian Hawkesby,后者在前行长 Adrian Orr 今年4月意外辞职后临危受命。新行长承诺将"高度聚焦"于在不损害经济的前提下控制通胀,为央行开启"新篇章"。尽管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短期内利率政策不会因人事变动而发生根本改变,但这一任命无疑为新西兰央行注入了国际化视野和稳定预期。

【新闻二】楼市重磅:六年禁令松绑,18亿资金待入场

与央行人事变动相呼应的是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巨变。新西兰政府宣布了一项备受关注的政策调整,对自2018年实施的"外国买家禁令"进行重大松绑。根据新政,持有"积极投资者+"(Active Investor Plus, AIP)签证的富裕外国投资者,现在可以购买或建造价值不低于500万纽币的住宅,且无需满足每年在新西兰居住六个月的居住要求。

这一政策变化的影响不容小觑。政府预计,此举将为新西兰房地产市场带来至少18亿纽币的资金流入,主要集中在高端豪宅市场。通过设立500万纽币的门槛,政策精准瞄准超高净值人群,既吸引外资又避免对普通购房者市场造成冲击。

知名房地产公司 Barfoot & Thompson 的董事总经理 Peter Thompson 对此表示强烈乐观。他在参加新加坡全球房地产经纪公司会议后指出,签证新政与市场普遍预期的央行降息相结合,将成为未来一到两年内提振新西兰房地产市场的"双引擎"。Thompson 强调,这些变化将显著增强市场信心,刺激高端物业的交易活动。

【新闻三】银行业暖心一幕:4500纽币化解强制出售危机

在宏观政策调整的同时,一个微观层面的故事却展现了新西兰金融体系人性化的一面。新西兰银行业申诉专员公署(Banking Ombudsman Scheme)的最新年度报告披露了一起特殊案例,为当前经济环境下的个体困境提供了一个温暖的解决方案。

事件的主角是一名因背部受伤无法工作的房主,他在拖欠房贷后面临银行强制出售房产的威胁。在多次沟通无果后,该男子情绪失控,对银行工作人员使用过激言语,导致银行决定关闭其所有账户。面对可能失去房产且难以在其他银行获得新贷款的绝境,他向银行业申诉专员公署求助。

申诉专员在深入调查后,提出了一个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建议银行提供4000纽币用于房屋装修,帮助客户为市场销售做准备,剩余资金用于偿还欠款。银行还额外支付了500纽币,并允许客户以小额周付方式逐步还清债务。这一方案最终获得双方接受,成功避免了强制拍卖的命运。

银行业申诉专员 Nicola Sladden 表示,此案凸显了有效沟通的重要性,也展示了银行在处理客户财务困境时采取合作态度的益处。值得注意的是,该机构年度报告显示,虽然整体投诉案件下降3%,但与财务困难相关的投诉激增55%,平均损失从8万纽币上升至8.8万纽币,反映出当前经济环境下家庭财务压力的加剧。

【新闻四】股市奇观:巨亏9000万却涨4%,市场逻辑何在?

资本市场则上演了最具戏剧性的一幕。9月24日,新西兰NZX50指数微跌0.2%,延续近期疲软态势,但个股表现却呈现出强烈的分化特征。

最引人注目的是知名户外品牌 Kathmandu (KMD) 的"神操作"。该公司发布的2025财年报告显示,全年销售额9.89亿纽币,同比仅增长1%,但基础EBITDA暴跌65%至1770万纽币,录得高达9360万纽币的法定净亏损,并取消了末期股息派发。然而,这份看似惨淡的财报非但没有吓退投资者,反而推动股价逆势飙升4%,成为当日涨幅最大的股票。

市场分析认为,投资者看重的是 Kathmandu 的重组潜力。公司透露,8月销售额已同比增长10.5%,其中 Kathmandu 品牌增长19%。更重要的是,公司制定了雄心勃勃的重组计划:关闭14家表现不佳的门店,开设6家新店(包括3家旗舰概念店),通过成本节约、门店优化和精准促销来改善库存状况。公司目标在2026财年底将净债务降至4000万纽币以下,并预期EBITDA利润率将出现扩张。

与 Kathmandu 的"逆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能源股的集体走低。Mercury Energy (MCY)、Contact Energy (CEN) 和 Meridian Energy (MEL) 三大能源巨头均下跌2%,成为拖累大盘的主要因素。医药分销巨头 EBOS Group (EBO) 同样下滑2%,该股在过去一个月内已重挫27%。

积极的一面是,新西兰航空 (AIR) 成功完成3亿澳元的7年期固定利率债券发行,获得约23亿澳元的超额认购,票面利率5.179%,显示出投资者对优质资产的强烈信心。保险公司 Tower Limited (TWR) 也传来好消息,成功续签2026财年再保险计划,保费占比从13.3%降至10.7%,并提高巨灾保障上限至9.15亿纽币。

深层解读:经济转型期的复杂信号

这四大事件看似独立,实则反映了新西兰经济在转型期的复杂状态。央行新领导层的国际化背景,预示着货币政策制定将更加注重与全球经济的协调;房地产政策的精准松绑,体现了政府在吸引外资与保护本地利益之间寻求平衡的努力;银行业的人性化处理方式,展现了金融体系在经济下行期的社会责任;而股市的分化表现,则揭示了投资者在不确定环境下对企业转型能力的重新评估。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这些变化共同指向一个趋势:新西兰正在通过政策调整和市场机制,努力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中寻找新的增长动力。央行的稳健预期、房地产市场的资金注入、金融服务的人性化改进,以及资本市场对企业重组的积极响应,都为未来经济复苏提供了积极信号。

然而,挑战同样不容忽视。家庭财务困难投诉的激增、能源股的持续疲软、以及整体股市的低迷表现,都提醒着决策者和投资者,经济复苏之路仍然充满不确定性。如何在保持政策灵活性的同时确保经济稳定,将是新西兰未来几个月面临的关键考验。

网站声明原创声明: 本文系文章顶部作者原创采写,未获书面授权严禁转载! 在获授权前提下,转载必须在醒目位置注明本文出处和具体网页链接。对未注明而擅自转载者,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评论规范: 1. 所有评论均以读者个人身份发表,并不代表后花园立场。 2. 不得使用任何肮脏和亵渎的措辞。 3. 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不得公开或泄露他人隐私。 4. 不得发布侮辱或歧视任何种族、国籍、性别、地域、年龄、职业等方面的言论。 5. 不得在读者评论区散发广告讯息,不得大量转抄其他媒体的文章。 6. 不得煽动仇恨、暴力、歧视。 7. 不得以任何隐晦方式发布上述不当言论,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字母、数字、代号、谐音、链接跳转等。 8. 后花园保留对违反上述规范的留言行为进一步处理的权力。
  
 
评论
登录可查看历史成交记录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