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楼上楼下”成新潮流?澳洲父母“大房换小房”,助力子女同楼置业

作者: Charles
摘要澳大利亚正兴起一种新的家庭居住模式:父母卖掉大家庭住宅,与成年子女在同一栋公寓楼里分别购买小户型。这种“代际购买”不仅帮助年轻人进入房地产市场,也让家庭成员得以保持紧密联系,同时享受各自的独立空间。

后花园9月15日报道:

在澳大利亚,一种新的家庭置业和居住模式正在悄然兴起。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卖掉宽敞的家庭住宅(downsizing),转而在同一栋公寓楼里为自己和已成年的子女分别购买公寓。这种“楼上楼下”的居住安排,既帮助年轻人借助“父母银行”的力量踏入高不可攀的房地产市场,又让家庭成员得以保持紧密的联系,同时享受各自的独立生活空间。

AGENT SHOWCASE LISTINGS

二十多岁的Grace和Pierce Roseby兄妹最近刚刚为一套楼花公寓支付了定金。当公寓建成后,他们将搬离父母家,但这并不会让他们感到太大的不舍,因为他们的父母——56岁的Michele和David——也在这栋楼里,就在他们公寓的走廊对面,买下了一套自己的公寓。

“这将是两全其美的选择,”25岁的教师Grace说,“当我们卖掉大的家庭住宅,我们都会搬家,这意味着我们将拥有更多的独立性和财务责任。”

Grace和23岁的弟弟Pierce共同购买了位于悉尼St Leonards的大型社区项目The Collective中的一套价值190万澳元的两居室公寓。他们的父母为每个孩子提供了5万澳元的定金支持。同时,父母自己也购买了一套四居室公寓,为未来的“大房换小房”做准备。

这种“代际购买”(intergenerational buying)的趋势,正在成为推动澳大利亚公寓市场,尤其是楼花市场的重要力量。抵押贷款经纪公司Intelligent Finance的总监Ari Bernstein表示,目前高达50%的首次购房者都得到了家庭的某种形式的资助,这一比例在过去两年中上升了15%。资助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直接赠与现金、共同担保贷款,甚至是提前继承遗产。

“在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和近期市场波动之后,房地产被视为传承财富最安全的方式,”Bernstein说。

在墨尔本,运输业商人Rick Verdino最近也在Mirvac的新项目Trielle中购买了两套公寓,一套为自己和妻子准备,另一套则为他20岁的女儿和17岁的儿子准备。“我们想让大家住在一起,这是我们的计划,”58岁的Rick说,“这让孩子们有了一些独立性,但你又不会离得太远。这就像旧时的欧洲方式,人们可能住在同一栋公寓的不同楼层。”

开发商们也注意到了这一趋势。负责销售The Collective项目的Belle Property International Sydney总监Murray Wood表示,在该项目的第一阶段,已经有四组父母为自己和孩子同时购买了公寓,这占到了迄今为止总销售额(1亿澳元)的近四分之一。“在我30年的楼花销售生涯中,以前只见过一次这样的情况,”他说。

Mirvac的开发总监Mark Trovato也表示,这种趋势越来越普遍。“不仅仅是父母为孩子购买或帮助他们购买,祖父母、叔叔阿姨们也参与其中,”他说,“公寓比独立屋更实惠,人们希望离亲人近一些。”

新南威尔士大学城市未来研究中心的Edgar Liu博士指出,过去家庭成员可能会选择在同一条街上买房,但最终往往因为厌倦了来回奔波而搬到一起居住。如今,在同一栋楼里购买不同公寓,似乎为现代家庭提供了一个更为理想的解决方案。

正如Michele Roseby所说:“我们是一个非常亲密的家庭。我希望我的孩子们能拥有自己的房产,我不想让他们支付的租金和他们本可以偿还的抵押贷款一样多。” 这种务实而充满亲情的置业观念,正在重塑澳大利亚的家庭居住格局。

网站声明原创声明: 本文系文章顶部作者原创采写,未获书面授权严禁转载! 在获授权前提下,转载必须在醒目位置注明本文出处和具体网页链接。对未注明而擅自转载者,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评论规范: 1. 所有评论均以读者个人身份发表,并不代表后花园立场。 2. 不得使用任何肮脏和亵渎的措辞。 3. 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不得公开或泄露他人隐私。 4. 不得发布侮辱或歧视任何种族、国籍、性别、地域、年龄、职业等方面的言论。 5. 不得在读者评论区散发广告讯息,不得大量转抄其他媒体的文章。 6. 不得煽动仇恨、暴力、歧视。 7. 不得以任何隐晦方式发布上述不当言论,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字母、数字、代号、谐音、链接跳转等。 8. 后花园保留对违反上述规范的留言行为进一步处理的权力。
  
 
评论
登录可查看历史成交记录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