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掉链子敲响警钟,新西兰电力市场改革迫在眉睫
后花园9月4日报道
昨天的报道指出,亚马逊可能无法兑现在新西兰投资的承诺,理由是电价太贵。
Octopus Energy 的 Margaret Cooney 表示,政府需要通过提前介入市场并订购大量新增发电能力,来应对即将到来的能源危机。
这位全球能源公司新西兰业务的国家经理曾在本地电力行业担任高级管理职位多年。她说:“我希望他们能意识到我们所处的危险境地。现在不能再是照常营业了,政府必须采取行动。而且我不知道此刻有没有人真正清楚政府在想什么。”
内阁正在考虑在天然气储量急剧下降、消费者电价长期高企以及去工业化的背景下,要在多大程度上改革当前的电力批发和零售市场安排。相关决策预计将在本月出台。
政府应扮演积极角色
Cooney 认为,政府必须采取积极姿态来采购新增电力,其中部分新增电力可能来自燃煤机组,因为在冬季尤其需要能快速启动的“稳定”产能来应对用电高峰。她表示:“压低新增发电成本的关键在于债务成本。而降低债务成本的方法就是增强对交易对手的信心,而政府正是最好的交易对手。”
更重要的是,政府提前为新增电力招标,将“颠覆当前的动态”。目前只有在电力短缺出现时才有动力投资新机组,这让发电商能够在过渡期内抬高电价。
投资激励与能源组合
Cooney 说:“我们需要激励在需求出现之前就进行投资,而这种情况一直没有发生。新西兰需要多元化的能源组合,这种做法也能让政府灵活支持不同类型的发电项目,不必全是可再生能源。”
由于 ESG 考量,Contact、Meridian 和 Mercury 都避免投资化石燃料电站。而唯一仍有燃煤机组的 Genesis Energy 受制于自身资产负债表,无法扩展更多火电产能。她认为,政府主导的新电力招标不仅能引入新发电商,还能带来更多满足未来需求的选择。
紧急呼吁
Mercury 前首席执行官 Fraser Whineray 本周在 NZ Herald 撰文指出,应尽快在 Huntly 和 Marsden Point 各建一座 500 兆瓦的电站,采用“项目融资+政府承保”模式,并能灵活使用煤炭、天然气、黑色颗粒或生物质混合燃料,以解决冬季电荒和批发电价极端波动的威胁。
Cooney 则建议,政府签订长期电力采购合约的形式可以多样化,且这一做法在其他国家已被证明能加速电力建设。
合同模式
最简单的方式是,政府直接采购约 5000 吉瓦时(约占新西兰总用电量的 12.5%)的年用电量。Cooney 解释说:“在一些国家使用的 CFD 模式,澳大利亚就有不同做法,这在很多方面类似大型企业(如 Fonterra)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商签订的 PPA(购电协议)。”
合同可规定通胀调整,或结合特定行业及当时批发市场状况。政府也可以直接寻求 15 年供电合同,由发电商竞标;合同还可以由商业对手方和政府共同承保,或通过对消费者征收附加费来支持。Whineray 建议每户家庭每周征收 20 分纽的费用,即可建成 1000 兆瓦的新增火电产能。
Cooney 估算,新西兰至少需要 1.2 吉瓦时的新增电力,以弥补未来几年内天然气发电的消失。
市场与竞争
她强调,合同安排必须避免扼杀短期和中期电力合约市场的流动性。至于四大电力零售商是否应被允许参与招标,她认为这是“政策问题”。“我认为确实有理由鼓励新进入者,但眼下的首要任务是获得电力供应,新参与者只能作为次要考虑。”
这种方式既能提高投资者和用户对电力可负担性的确定性,又能保障新西兰本土工程与相关技能的发展。
提升生产力
“如果能明确知道新西兰会持续性地投资某个规模的电力建设,就能增强工程公司和承包商在新西兰落地的信心。重复施工越多,效率就越高,建造成本也会降低。”
Octopus Energy 在新西兰拥有 7100 名用户,全球客户数为 1150 万。公司于 2022 年进入新西兰市场,但因市场条件未再吸纳新用户。Cooney 表示,若在新西兰建电厂,也需与其他国家的投资项目竞争,因此仍然希望有长期合同或可靠交易对手。
拆分批发与零售
Octopus 还支持强制要求“四大”电力公司彻底拆分批发与零售业务,而非维持目前“非常模糊”的垂直整合模式。Cooney 指出,在这些大型综合性企业中,零售电价如何定价存在内部转移价格的问题,还有掠夺性定价抢客户的嫌疑。
她说:“这并不激进。竞争法本就规定,如果你拥有显著市场力量,就有责任确保你的行为不会损害竞争。”
她还补充说,这与 2010 年代电信行业的结构性拆分并不可比。“电信业涉及不同环节的共同资产所有权或运营,需要彻底剥离。而电力批发零售拆分更多是风险管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