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熄火、裁员潮起,澳洲央行为何依然按兵不动?
后花园10月20日报道
上周,澳大利亚经济界掀起一阵震动。澳大利亚统计局(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最新数据显示,9 月份失业率上升至 4.5%,较 8 月经季节调整后的 4.3% 明显上升。
这是自 2021 年 11 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当时澳大利亚仍在从新冠封锁的阴影中艰难恢复。
不过,这一数据并不意外。早在 9 月,各大银行和大型企业裁员上千人的消息已经传出,这无疑会对就业数据造成冲击。统计局数据显示,9 月失业人数比 8 月多出 34,000 人。
与此同时,ANZ的数据显示,招聘广告环比下降 0.3%,为 2024 年初以来最大跌幅;同比下降 4.3%。这已经是招聘广告连续三个月下滑,趋势显而易见。
那么,澳大利亚储备银行(RBA)会不会在 11 月降息以刺激经济?
行长 Michele Bullock 回答:“别急。”
原因在于通胀依旧“顽固”。
目前被称为“服务业通胀”的部分——涵盖教育、医疗、理发等项目——比“商品通胀”更难压下。要想靠这一点降息,除非大家都不去上学、不生病、不理发。有人笑称:“至少最后一点我们中的一些人已经在为经济牺牲美貌了。”
租金也推高了通胀,但租客总得住处,无法“为房贷族让利”。
然而,Wealth Within 分析师兼创始人 Dale Gilham 认为,这些关于通胀的担忧“已经是昨日的战役”。他指出,真正的问题是经济正在停滞:企业冻结招聘、消费者信心暴跌、建筑业承压。
他预测,今年内再度降息“不可避免”,如果 RBA 下月仍按兵不动,12 月也将被迫出手。
不过,RBA 的立场依然明确:抑制通胀是头号任务。这也是 2022 和 2023 年激进加息的原因。央行担心贸然降息会刺激消费、破坏此前的努力。
眼下,RBA 选择“观望”,等待新的数据出炉。而关键时点将是 10 月 26 日发布的 9 月季度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数据——那将成为决定今年剩余时间利率走势的“生死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