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价格再次飙升,新西兰经济蒙尘,降息前景存疑
后花园7月17日综合报道
在截至6月的12个月内,新西兰食品价格上涨了4.6%,这是自2023年12月以来的最大年度涨幅。
同期内,租金上涨了2.6%,为2011年以来最小的年度涨幅。
这些数据来自新西兰统计局最新发布的《精选价格指数》(Selected Prices Indexes,简称 SPI)。SPI 是一项每月发布的数据系列,目前涵盖近50%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组成部分,而 CPI 是通胀的公认衡量标准。因此,SPI 是观察通胀趋势的高频指标。
工党将食品价格上涨归咎于政府,工党财政与经济事务发言人 Barbara Edmonds 表示,总理 Christopher Luxon “承诺要降低生活成本,结果却让情况变得更糟。”
“难怪去年有47,000人选择移居澳大利亚。”
7月21日(周一),统计局将公布二季度的CPI数据,食品价格占CPI的比重约为19%,因此,今天的数据格外引人担忧。如果证实通胀上升,央行可能继续暂缓降息,经济的复苏更加遥遥无期。
今年第一季度的 CPI 数据为2.5%,处于央行1-3%目标区间内。央行在5月发布的最新《货币政策声明》中预测,第二季度的通胀率为2.6%,第三季度将达到2.7%的峰值。
然而,在上周对OCR的最新审议中,央行承认,第二和第三季度的通胀可能接近3%的目标上限。
“但由于经济中仍存在闲置产能,且国内通胀压力正在减弱,预计整体通胀仍将保持在该区间内,并在2026年初回落至约2%。”
而最新的 SPI 数据似乎证实了这一轮上涨确实正在发生。目前的关键是,食品价格的上涨在民众日常生活中极易察觉,这可能会重新点燃“通胀预期”,进而推动新一轮价格上涨。
ASB 高级经济学家 Mark Smith 表示,在最新 SPI 中,食品、家庭能源和机票价格的上涨,抵消了烟酒、住宿和燃油价格的下降。
ASB 经济学家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的 CPI 通胀同比增长2.8%。
“我们也预计第三季度的 CPI 通胀将超过3%(目前预测为3.1%),但也有充分理由相信,到年底及进入2026年时,通胀将回落。”
“当然,这也存在风险,即这次通胀反弹可能比预期更持久,从而推高通胀预期,而各国央行自新冠疫情后一直在努力稳定通胀预期。”
新西兰统计局称,食品价格的年度上涨,主要由杂货类食品(上涨4.7%)以及肉类、禽类和鱼类(上涨6.4%)价格上涨所推动。
杂货类食品价格上涨,主要是牛奶、黄油和奶酪价格上升所致。
以下是部分食品的平均价格:
牛奶:每2升 $4.57,年涨幅14.3%;
黄油:每500克 $8.60,年涨幅46.5%;
奶酪:每1公斤 $13.04,年涨幅30.0%。
“黄油的价格比10年前贵了近五纽币,涨幅超过120%。”
肉类、禽类和鱼类价格的上涨,主要由牛排和牛肉末价格推动,分别上涨22.3%和15.6%。
“截至2025年6月,1公斤牛肉末的平均价格为$21.73,高于一年前的$18.80。”
就2025年6月当月而言,食品价格上涨了1.2%,高于5月的0.5%。
6月食品价格上涨主要受水果与蔬菜类(上涨5.0%)及杂货类食品(上涨0.8%)推动。
番茄、辣椒和西兰花价格上涨,导致水果与蔬菜类价格上升;而盒装巧克力和鸡蛋价格上涨,则推动了杂货类食品价格的上扬。
责编:char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