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基建真相:人均花5千纽币,未来还要加码
后花园9月15日报道
新西兰基础设施委员会(NZ Infrastructure Commission, Te Waihanga)的最新报告显示,与公众可能认为的相反,新西兰人在基础设施上的支出远高于过去。
报告《国家建设:新西兰一个半世纪的基础设施投资》指出,半个世纪前,新西兰人均基础设施支出为3000纽币,到2022年已增至5000纽币。NZIC表示,与1950年相比,新西兰人拥有更多基础设施,基础设施资产价值自那时以来超过通胀和人口增长。
50年前,新西兰人均基础设施资产价值约为4万纽币,到2022年增至约7万纽币。新报告旨在让公众更清楚地了解新西兰在基础设施上的支出及其150年历史中不同时期投资决策的原因。
NZIC战略总经理Peter Nunns表示,过去150年,年度基础设施投资平均占GDP的5.6%。近二十年,基础设施投资一直接近长期平均值5.8%。Nunns对BusinessDesk表示:“基础设施是长期存在的事物。如果你不了解过去,就无法应对未来。”他强调,了解基础设施投资历史对未来决策至关重要。“过去建造的资产未来需要维护和更新。如果不了解‘在哪里、何时、是什么’,就很难规划未来。”
Nunns还表示,了解过去如何利用基础设施满足需求也很重要。
“你将需要应对与未来类似的人口增长、人口结构变化、经济变化等挑战,有些挑战则不同。因此,了解我们以前解决了什么、如何解决、以及需要新解决方案的未知领域非常关键。”
繁荣期
NZIC分析了历史上基础设施支出快速增长的时期,确定了过去150年中四个“繁荣期”——基础设施投资占GDP比例持续显著高于长期平均水平。包括:
Vogel繁荣期(约1870-1887年):总理Julius Vogel的公共工程计划涵盖道路、铁路和电报网络基础设施,年均投资占GDP的6.1%。
战前繁荣期(约1904-1914年):从长期萧条恢复后,投资较高,年均占GDP的6.7%。
战间繁荣期(约1927-1940年):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恢复并延续至大萧条期间,投资占GDP的6.4%。
战后繁荣期(约1949-1979年):投资水平最高,年均占GDP的7.2%,是NZIC发现的最长的持续高于趋势的投资期,与战后人口和经济增长时期相吻合。NZIC还发现,过去150年中还有14个行业层面的繁荣期。一些行业如陆上交通经历了多次繁荣,而医院、教育和社会住房等仅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繁荣。
“愿意为之付费”
Nunns表示,当人们看到基础设施的价值时,特定领域的支出会增加。
“简单来说,当人们看到新事物带来的明显好处时,比如从没有电到家里有照明、厨房有电力、不用提水、不用砍柴取暖以满足基本需求,他们愿意掏钱,甚至为此多花钱以确保效果。”
“从繁荣期中我们学到的是,当有机会通过新型基础设施根本性改善人们生活时,这些繁荣似乎就会发生。”
总体而言,报告发现基础设施投资繁荣与人口和经济增长激增的关联性不强。报告还观察到,行业投资繁荣通常导致基础设施网络的物理规模或质量快速、一次性提升。
繁荣时刻
Nunns表示,电信、高等教育和水务领域目前可能正处于繁荣周期。
“电信是一个有趣的例子,我们并未忽视这一领域。过去20至40年,我们一直在建设以前不存在的新型电信基础设施。”
关于高等教育基础设施投资,Nunns表示,这受到经济对更高平均技能水平需求的影响。而水务基础设施可能是因为过去有所忽视,现在需要迎头赶上。
Nunns预计,未来各类基础设施的年度支出平均将占GDP的5%至7%。
他表示,要将基础设施支出推高至超过过去150年的历史范围,需要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幅增加。NZIC正在制定国家基础设施计划,Nunns表示,30年预测表明,新西兰平均每年需投资约GDP的5.8%以满足基础设施需求。这略高于150年平均水平,但仍在历史支出范围内。他说:“我们看到,对于已建成的成熟网络,我们正从扩展网络以满足新需求的阶段,转向更注重维护和更新以确保其持续运作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