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调查:央行新政悬顶,澳人愿为$15亿“隐性成本”买单?
后花园 澳洲 10月8日 报道:
当澳洲储备银行(RBA)计划取消备受争议的银行卡支付附加费时,一个价值15亿澳元的问题摆在了数百万澳洲消费者面前:你是否愿意为了消除这笔“小额”费用,而接受所有商品和服务的“隐性”涨价?最新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澳洲人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澳洲储备银行的初衷是好的。该行提议禁止商家对使用EFTPOS、Mastercard和Visa的借记卡和信用卡支付加收附加费,并认为此举每年可为购物者节省12亿澳元。然而,支付巨头Mastercard警告称,这背后可能隐藏着“意想不到的后果”。
Mastercard澳洲区总裁Richard Wormald指出,该提议依赖于商家“慷慨的完美风暴”,现实情况是,商家不太可能自己吸收这部分成本。他预测,如果禁令实施,零售商将被迫通过提高商品和服务的普遍定价来弥补损失,这将给消费者带来每年约15亿澳元的额外成本。更重要的是,这意味着即使是偏爱使用现金的消费者,也无法避免为他人的刷卡行为“买单”。
有趣的是,消费者似乎已经预见并接受了这种可能性。根据金融比价网站Money.com.au对1000多名澳洲人进行的全国性代表调查,56%的受访者不反对商家通过提价来抵消银行卡处理成本。
在这部分人群中,35%的人认为,只要商家对额外成本保持透明,涨价就是公平的;另有21%的人则强调,任何涨价都必须是合理的,不能演变成“价格欺诈”。
Money.com.au的金融专家Sean Callery表示,无论RBA的改革以何种形式出现,商家都必须向银行为支付服务付费,这是无法改变的现实。“最大的问题是,他们是会自己承担这些成本,还是会将其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用更高的价格取代结账时的附加费,”他说,“很难想象餐馆、咖啡馆、酒吧和小型企业会简单地吸收这些成本,因为他们的利润空间已经非常紧张了。”
调查还揭示了明显的代际差异。年轻一代对商家转嫁成本的做法更为宽容,68%的千禧一代和65%的Z世代认为,只要做到透明和合理,这种做法就是公平的。相比之下,X世代的这一比例为53%,而婴儿潮一代则只有45%。
这场关于附加费的博弈,最终演变成了在“明确的小额费用”和“隐藏的普遍涨价”之间的选择。澳洲央行的善意之举,是否会打开一个潘多拉魔盒,仍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