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黏性、经济转向:五年期利率反而更具吸引力?
后花园11月24日报道
经济学家 Cameron Bagrie 近日在分析房贷利率选择时指出,虽然新西兰的降息周期逼近低点,许多借款人正在纠结应选择短期还是长期利率,但“答案因人而异”,取决于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风险偏好及市场方向等多重因素。他强调最重要的判断标准是 “睡眠测试”:如果利率不确定性让人担忧,就应选择能带来安心的方案。
他回顾自己在 2020 年的做法:当所有人抢着锁定最低的一年期 2.2% 利率时,他反其道而行,选择最贵的五年期 2.99%,因为当时债务成本远低于股本成本,而长期锁定低利率“等同于白捡”。如今五年期即将到期,在多数借款人等待降息红利之际,他反而将面临更高的借贷成本(约 4.4% 至 5%)。但在重新选择利率时,Bagrie 再一次倾向锁定更长的 5 年期,尽管短期利率更便宜。
为何选择五年期?
第一,他认为经济已明显转向上行,而真正的风险不在于需求不足,而在于“需求回升撞上疲弱供应”,形成新的通胀压力。他指出许多企业实际上已蓄势待发准备涨价,再加上行政性成本与缺乏竞争的行业结构,使得价格压力长期存在。
第二,他对未来五年的通胀并不看好。虽然当前年通胀为 3%,但他不认为未来能稳定在 2%,甚至认为 2% 已不符合全球经济结构的“新常态”。逆全球化、资源稀缺、工会议价回归、人口老化消费、低生产率、气候变化、政府债务与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都意味着未来的通胀更黏、更难压低。
他指出,在 2012–2019 年,央行因为努力把通胀“从下往上推”,才让利率长期维持极低水平;但当前环境已逆转,未来央行将努力把通胀“从上往下拉”,利率也将维持更高平台。因此,“五年期 5% 的借贷成本,在历史角度看非常合理。”
第三,他提到“中性利率”早已不再是 2%–3% 的情况。尽管央行估计中性 OCR 在 3% 左右,Bagrie 认为实际水平更高。他特别关注长期利率(如 10 年期债券)相较短期利率下跌幅度明显较小,这代表市场为不确定性、通胀风险与政府债务溢价要求更高补偿。
这意味着未来长期利率可能更加昂贵,“现在买确定性(长期利率)的成本其实很便宜。”
第四,从数学角度,他认为五年期更稳妥。如果选择一年期利率,则未来四年的一年期利率都必须 ≤ 5.15%,才不会比五年期更贵。他对这一点表示怀疑。
虽然这与他以往偏向承担风险、选择短期利率的习惯相反,但 Bagrie 表示:“5% 的五年期利率,在未来五年可能是非常合理且公平的成本。”
在他看来,利率时代已经改变:不是进入高利率时代,而是离开了“极低利率的异常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