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政府被指“与民抢房”:直接购买现房而非新建,引发市场排挤效应!
后花园2025年11月7日报道:当前,澳洲政府正被指责推高房价、将普通买家挤出市场——原因是Housing Australia被曝正在购买而非建设三分之一的社会及可负担住房。
在最新的参议院预算听证会上,负责管理100亿澳元“澳洲住房未来基金”(Housing Australia Future Fund,简称HAFF)的官员透露,截至目前,Housing Australia已向社区住房提供者交付了889套住房,其中333套是直接从私人开发商手中购买的“现房(turnkey homes)”。
数据显示,在该项目的前两个阶段,Housing Australia采用了同样的策略——计划建设的18,650套住房中,有三分之一将通过直接购买的方式获得,这些房屋面向低收入群体和关键行业从业者。
Liberal党参议员Andrew Bragg在听证会上批评这一做法,认为“买房”和“建房”完全是两码事。
Bragg说道:“所以他们不是在建房,而是在买现成的房子。”
与Housing Australia官员一同出席听证会的Labor党参议员、工业部长Tim Ayres则为这一策略辩护。他表示,这种做法能为开发商提供“有保障的买家”,从而推动项目建设。
Ayres回应:“没人买,他们就不会建。这就是市场规律,如果没有这些安排,这些房子根本不会盖起来。”
根据计划,HAFF第一阶段将向社区住房提供者交付13,649套社会及可负担住房;第二阶段则向各州和领地政府交付5,001套。
Housing Australia提供的数据显示,该机构已为18,650套住房落实资金,其中12,057套由住房机构或资助申请方自行开发,其余6,593套为从开发商处购买的成品房。
该机构表示,“现房模式”能让低收入群体更快拿到钥匙,尽早入住安全的租赁住房。
澳大利亚社区住房机构联盟(CHIA)政策与影响总监Alexandra Raphael指出,理想的目标是让社区住房机构自己开发房屋,但并非所有机构目前都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Raphael说:“当供应方能够独立承担开发任务时,毫无疑问,公共资金的效益能被最大化。这正是许多社区住房机构努力的方向。”
对于外界批评“购买现房”无法增加住房总供给,Raphael也予以否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房产都是为社会与可负担住房项目专门建设的,往往在施工前就已确定预购协议。”
根据规划,Housing Australia将在五年内通过HAFF计划交付共计4万套住房——其中社会住房将以租金占收入比例的形式面向低收入群体出租,可负担住房则以低于市场价的租金向符合条件的关键岗位人员提供。
然而,这家机构正经历严重的人才流失,引发外界对其执行能力的担忧。
首席执行官Scott Langford在参议院经济立法委员会的听证会上透露,截至8月的12个月内,该机构共有41名员工离职,占总人数的26%以上。其中29人是主动辞职,另有8人被裁、3人被解雇、1人去世。
绿党参议员Barbara Pocock表示:“如果我是负责人,25%的人员流失率足以让我非常担忧。”
在此之前,Housing Australia的工作氛围也备受质疑——两周前,董事会主席Carol Austin在被指控存在“职场霸凌”后辞职。Austin否认了所有指控,并未出席本次听证会。
报道称,Austin曾试图提交一份自己版本的董事会会议记录,此举被学界人士批评为“极不寻常”,违反公司治理惯例。
Housing Australia董事会成员、前ASIC专员Cathie Armour在听证会上淡化了治理问题的说法,称机构的重组工作是员工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