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不断!新西兰又一法案“闯关成功”,专家:影响深远!
后花园 新西兰 11月4日 报道:
新西兰国会近日在一场激烈的辩论后,通过了备受争议的《监管标准法案》(Regulatory Standards Bill)的二读。这项由行动党(ACT)提出、并作为其与国家党联合执政协议一部分的法案,旨在确立一套负责任的监管原则,并要求政府和官员对其决策过程进行解释。然而,批评者认为,该法案将引发深远的宪法和经济影响。
监管部长David Seymour表示,该法案将使立法过程“更加透明、有原则和负责任”,并有助于建立公众对制度的信心。
他向国会中的同事们喊话:“如果你们想对某人征税,想拿走或损害他们的财产,想限制他们的生计,你们仍然可以这样做,但你们将面临关于这些行为对人民财产权、自由以及你们的提案是否符合法治的尖锐问题。”
在进入专责委员会审议阶段后,法案进行了一些修改。其中一项关键变动是,负责监督法规审查的“监管标准委员会”(Regulatory Standards Board)将由总督根据部长推荐任命,而非由监管部长直接任命。Seymour称,这一改变将“增强其独立性”,并使该委员会成为一个“更具权威和尊严的机构”。
此外,委员会还修改了“征用原则”(takings principle),规定只有在财产受到“严重”损害时才应提供赔偿。Seymour解释说:“这一原则将使国会和公众更容易看清财产权在何处受到严重损害,旨在减少因无偿损害财产权而导致新西兰人变得更加贫困的情况。”
反对声音强烈,担忧与日俱增
然而,该法案遭到了工党和绿党的猛烈抨击。工党监管事务发言人Duncan Webb称其为一部“糟糕”的法律,试图将一套狭隘的原则嵌入立法程序,并将私人财产权置于最高地位。他警告说:“这项法案正试图通过后门将私人财产权确立为一项宪法原则。”
Webb还指出,监管部自己的监管影响声明也提到,该法案“咨询不充分”,并且“没有需要解决的问题”。
绿党联合党魁Chlöe Swarbrick则批评该法案在制定过程中没有与毛利人进行有针对性的磋商,并指责其“移除”和“贬低”了《怀唐伊条约》的地位。她说:“如果我们相信这里的目标是制定一部好法律,那么制定这部法律本身就应该有一个良好的过程,这个过程本应让这个国家的人民参与进来。”
她还提到,绝大多数(99%)花时间反对这项立法的普通新西兰人,再次被本届政府忽视。
另一位绿党议员Francisco Hernandez更是将该法案形容为“一个黔驴技穷、无力满足新西兰民众需求的垂死政府的‘湿屁’”。他表示,该法案可能会耗资数百万纽币,并为公共服务部门带来一场“繁文缛节的海啸”。
最终,行动党、国家党和新西兰优先党投票支持该法案,而工党、绿党和毛利党则投了反对票。该法案接下来将进入全体议会委员会阶段,进行逐条审议,然后进行三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