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激增、销售下滑,新西兰楼市或面临结构性调整
后花园7月17日综合报道:
今年新西兰房地产市场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在市场低迷的背景下,待售房源数量持续高位,而最新数据表明,这种状况至少会持续到冬季结束,甚至可能延续到春季。
据房地产网站 Realestate.co.nz 数据,截至6月底,全国共有32,384套住宅待售。
与去年6月相比,这一数字仅增长2%,但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同期的房源量本就处于历史高位。
作为对比,2021年6月市场处于繁荣期时,待售房源仅为13,861套,这意味着目前库存水平相比四年前已增长了134%,实现翻倍以上。
如果销售也同步增长,库存高并不成问题,但现实并非如此。
2021年6月,REINZ(新西兰房地产协会)记录的当月住宅销售量为7629套,而今年6月,在待售房源超过32,000套的情况下,销售量却仅为5865套,较2021年6月下滑23%。
也就是说,与四年前的“高光时刻”相比,市场库存增长了134%,但销售却下降了23%。
这并非良性组合,显示出卖家期望出售房产与买家实际购买能力或意愿之间的明显失衡。
这种失衡还体现在两个相关指标上:市场滞销量(overhang)和市场退出量(dropouts)。
所谓市场滞销量,指的是每月结束时未售出的房源数量。
根据 interest.co.nz 的估算,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滞销住宅总量为28,550套,比去年同期增长2.9%,但相比2021年6月激增了294%——几乎是三倍。
与此同时,退出市场的房源数量(即挂牌后被撤销的房产)也大幅上升。interest.co.nz 估计,从2021年6月的不足1200套,已经上升至目前每月约3800套,增幅高达225%。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趋势出现在房贷利率持续下降的阶段。例如,两年期固定房贷利率已从2023年11月的7.04%下滑至今年6月的4.96%。
按理说,如此明显的利率下调应会对房地产市场起到刺激作用,但截至目前,市场并未出现明显回暖迹象。
而且,当前的市场状态持续得越久,越有可能表明这不仅仅是暂时的低迷,而是市场正在经历更深层次的结构性调整。
最糟糕的情形可能意味着房市崩盘,或者是长期缓慢的“放气式”下跌,又或是一段持续的低迷期——但真正的答案,还需时间来揭晓。
每当房地产市场陷入困境,总会有业内人士声称“看到了隧道尽头的光亮”。
但我们只能希望,那光不是迎面驶来的火车。
责任编辑:番茄捣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