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cury全景画像:九座Waikato水电+地热+风电,“三轮驱动”打造新西兰多品类公用事业样本
后花园 新西兰商业报道:作为新西兰资本市场的重要公用事业标的,Mercury在存量资产“提效”与新增可再生能源“扩容”两条线上并进:一方面围绕Waikato水电系统开展更新与数字化改造;另一方面推动Turitea、Kaiwera Downs等风电项目与Ngā Tamariki地热扩建,巩固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长期竞争力。
公司背景|从 Mighty River Power 到 Mercury
Mercury 前身为 Mighty River Power,2016年正式更名为 Mercury NZ Limited,并在NZX/ASX挂牌(代码:MCY)。更名旨在以单一品牌覆盖发电与零售两端,提升市场识别度与运营效率。
业务结构与规模|100%可再生“三轮驱动”
- 水电(Hydro):公司在Waikato River沿线运营9座水电站,贡献约新西兰全国10%的用电;该流域机组具备“随调随发”的灵活性,是北岛最大的“尖峰电源”。
- 地热(Geothermal):与多家Māori土地信托合作,先后在2008—2013年完成Kawerau、Ngā Awa Pūrua、Ngā Tamariki等项目建设,Mercury因此跻身全球重要地热电站资产持有者之列。mercury.co.nz
- 风电(Wind):Turitea位于Palmerston North附近,是新西兰装机规模最大的风电场(约221–222MW),投运后对全国可再生电力占比带来增量贡献。
零售版图|收购 Trustpower 零售业务后的“多品类”零售商
2022年5月,Mercury完成对Trustpower零售业务(电、气、宽带、移动)的收购,随后整合人员、系统与流程,成为新西兰领先的多产品公用事业零售商。并购完成后,公司客户连接数达到约86万,市场份额显著提升。
人才与组织|精干化与数字化并举截至2024年6月,Mercury员工规模约1,493人。公司在水电翻新、风电与地热扩建的同时,持续投入数字化运维、客户系统整合与零售多产品打包能力。
重点资产与项目|“老站提效+新建扩容”
1 Turitea:全国最大风电场运行中,显著提升可再生电力供给。
2 Kaiwera Downs 扩建:项目总装机计划提升至约198MW,资本开支约NZ$4.86亿,预计2026年底前达成满发,建成后有望成为全国第二大风电场。
3 Ngā Tamariki 扩建:增设第5台机组,新增约46–50MW地热出力,投资约NZ$2.2亿,已进入实施阶段。
4 Waikato水电系统更新:公司对Karāpiro、Maraetai、Waipapa等站实施多年的设备更新与控制系统升级,目标是提升效率、可靠性与可用出力。
行业地位与竞争|“发零一体”的主力玩家
官方数据显示,Mercury拥有Waikato九站与多座地热电站/风电场,是本地“发零一体”的主力企业之一;在零售侧,整合Trustpower后客户连接数居前,并以Mercury(含原Trustpower、GLOBUG等)多品牌覆盖全国家庭与企业用户,推动“电+气+宽带+移动”的一体化服务。
发展逻辑|以“韧性+多元”应对干旱与用能增长
新西兰电网长期受水电主导,旱年会放大来水不确定性。Mercury通过三条路径增强韧性:其一,存量水电提效,以设备更新和数字化运维对冲出力波动;其二,风电扩容,以Turitea、Kaiwera Downs等提升“风—水”互补;其三,地热托底,以基荷型地热平滑季节与水文波动,支撑长期稳定供给。
里程碑与时间线(节选)
- 2013年:公司(彼时为Mighty River Power)在NZX上市。NZX
- 2016年:正式更名为Mercury NZ Limited。
- 2022年:完成对Trustpower零售业务收购,客户连接数显著提升。
- 2023—2025年:推进Ngā Tamariki扩建、Kaiwera Downs扩容与Waikato水电站群升级,形成“老站新生+新增装机”的双轮驱动。
小结|从“规模”到“质量”的持续进化
Mercury以“水电为底、地热托底、风电扩容”的结构化路径,构建了兼顾灵活性与稳定性的可再生组合。零售侧的多产品运营与品牌整合,则提供了面向家庭与企业的交叉销售与黏性优势。在需求增长与脱碳转型并行的大背景下,Mercury的“存量提效+增量扩容+零售整合”策略,正推动其由规模扩张转向质量与韧性的长期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