공유

全球地产崩盘史:房市见顶前的7个信号,从古罗马到纽约的惨痛教训

저자: Charles
요약McKnight总结道,虽然没人愿意看到自己的房产价值跌去八成,但历史也表明,房价终将复苏。例如,美国房价如今是大萧条前的74倍,爱尔兰房价也已从金融危机中恢复。他强调,对于房主而言,真正的优势在于“时间”,而非“时机”。

后花园7月4日援引oneroof报道

Opes Partners的经济学家Ed McKnight在一篇文章中探讨了如何在房地产市场崩盘前识别预警信号。他指出,回顾长达2000年的经济数据可以发现一个反复出现的模式:房价突然上涨、银行收紧信贷、买家消失、然后房价骤跌。

AGENT SHOWCASE LISTINGS

他表示,在当前新西兰人面临经济挑战的背景下,审视历史上的房地产崩盘事件尤为重要。新西兰房地产市场正在逐渐摆脱疫情后房价上涨近40%的繁荣期,随后经历了10%至25%的价格回调。

McKnight梳理了历史上七次最大的房价崩盘,分析其中的成因,并总结出对现代房主有启示的经验教训:

1. 大萧条(美国)

19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房价飙升。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阴影退去,收入增长、贷款容易、城市扩张,房市火爆。

但随着股市泡沫破裂,贷款违约激增,银行停止放贷,房价在1929至1933年间暴跌约35%,四分之一的工人失业。

教训: 就业市场是关键。当失业失控时,购房需求会崩塌。

2. 爱尔兰房地产崩盘

2000年代初,爱尔兰因欧盟资金注入而经济高速发展,贷款充裕,房屋建设盛行。

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银行停贷,新房供过于求,房价下跌56%。

教训: 关注新建房供应与信贷动向。若信贷枯竭,过剩供应将成为负担。

3. 香港回归后的崩盘

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前,投资者看好前景,房价高涨。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资金撤出、利率飙升、房贷负担加重,房价6年内下跌61%。

教训: 利率是核心指标。按揭成本的剧烈上升会迅速压垮房主。

4. 阿姆斯特丹“慢崩盘”

1700年代初,阿姆斯特丹成为欧洲金融中心,富商投机炒作运河房产。

但随着人口增长放缓、租金停滞,市场信心逐渐瓦解。房价在37年间下跌约66%。

教训: 若购房仅因房价趋势而非基本面,最终将反转。

5. 日本“失落的十年”

198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银行大举放贷,东京房价暴涨。

但1989年日本央行加息,抑制炒作后房价暴跌。东京土地价值下跌多达80%。

教训: 长期经济停滞足以抹去所有房地产财富。

6. 古罗马房地产危机

提比略皇帝时期(公元14–37年),贵族借贷买地炫富,房价飙升。

公元33年,政府要求银行持有更多意大利土地,银行被迫回收贷款,大量人无力还债,房产被抛售。历史资料估计房价下跌达70%。

教训: 银行停贷、市场卖压涌现时,房价将迅速暴跌。

7. 黑死病导致的崩盘

瘟疫爆发前,欧洲人口上升、城市繁荣、土地稀缺。黑死病导致约半数人口死亡,住宅需求骤降,地价下跌多达80%。

教训: 瘟疫与战争对市场的冲击不亚于金融危机。要警惕黑天鹅事件。

McKnight总结道,虽然没人愿意看到自己的房产价值跌去八成,但历史也表明,房价终将复苏。例如,美国房价如今是大萧条前的74倍,爱尔兰房价也已从金融危机中恢复。他强调,对于房主而言,真正的优势在于“时间”,而非“时机”。

责编:charles

网站声明原创声明: 本文系文章顶部作者原创采写,未获书面授权严禁转载! 在获授权前提下,转载必须在醒目位置注明本文出处和具体网页链接。对未注明而擅自转载者,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评论规范: 1. 所有评论均以读者个人身份发表,并不代表后花园立场。 2. 不得使用任何肮脏和亵渎的措辞。 3. 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不得公开或泄露他人隐私。 4. 不得发布侮辱或歧视任何种族、国籍、性别、地域、年龄、职业等方面的言论。 5. 不得在读者评论区散发广告讯息,不得大量转抄其他媒体的文章。 6. 不得煽动仇恨、暴力、歧视。 7. 不得以任何隐晦方式发布上述不当言论,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字母、数字、代号、谐音、链接跳转等。 8. 后花园保留对违反上述规范的留言行为进一步处理的权力。
  
 
댓글
로그인하여 거래 내역 확인
인증 코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