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ha

IRD发力叠加经济疲软,新西兰企业清算激增40%,破产潮恐持续至明年

Kaituhi: Charles
WhakarāpopototangaJohnstone 表示,这一现象不仅出现在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等 OECD 国家也都面临企业破产上升的问题。澳洲税务局采取的强制回收策略与新西兰类似,导致清算任命增加。

后花园10月13日报道

今年以来,被迫进入清算的公司数量已超过去年同期,新西兰企业在经济压力和消费者信心低迷的环境下,生存空间愈发紧张。

AGENT SHOWCASE LISTINGS

McGrathNicol 合伙人、RITANZ(新西兰重组破产与扭转协会) 主席 Kare Johnstone 表示,这一趋势预计将持续到明年。虽然目前的破产水平尚未达到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GFC) 时的高点,但与疫情前相比,清算数量已上升约 40%。

Johnstone 指出,GFC 时的破产潮主要源于房地产金融公司的倒闭,而如今的上升趋势更多与 Inland Revenue(税务局) 加强执法有关,同时也反映出一些在疫情期间被政府补贴“吊命”的企业如今难以为继。根据新西兰公司注册局(Companies Office) 数据,截至目前共有 1974家企业进入清算,高于去年同期的 1846家,并远超 2019 年疫情前水平。她预计,到年底清算总数将超过去年的全年数据。

Johnstone 表示,这一现象不仅出现在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等 OECD 国家也都面临企业破产上升的问题。澳洲税务局采取的强制回收策略与新西兰类似,导致清算任命增加。与此同时,接管(receivership)案件略有下降,为 146起,但仍高于疫情前水平;相比完全清算,这些企业仍有复苏或出售的可能。

她补充,2024至2025年的数据还受到 Du Val Property Group 倒闭的影响,该事件导致大批关联企业被迫进入接管程序,推高了整体数字。此外,今年新设立公司 46,731家,注销公司 35,831家,即每新增四家公司,就有三家退出市场。

Johnstone 认为,尽管破产潮带来“阴郁气氛”,但也意味着新的市场机会——其他企业可收购倒闭公司的资产、雇佣被裁员工,或承接原业务合同。她提醒,高破产率将对供应链和现金流造成压力:若客户或供应商破产,企业流动资金会立即吃紧;但反过来也可能带来扩张契机。

谈及整体经济影响,Johnstone 认为,新西兰经历了长期低利率、低通胀的阶段,而疫情后通胀高企、利率上升,使消费者信心受挫。“家庭支出紧缩、就业担忧,最终削弱了消费,这对经济增长构成挑战。”她指出,压低通胀的政策往往会引发连锁反应,使更多企业停业。

尽管如此,Johnstone 仍强调应看到积极面:企业倒闭虽令人遗憾,却释放了优质人力和市场资源,“希望那些被裁员工能被其他成长型企业吸纳,让新的业务继续繁荣发展。”

网站声明原创声明: 本文系文章顶部作者原创采写,未获书面授权严禁转载! 在获授权前提下,转载必须在醒目位置注明本文出处和具体网页链接。对未注明而擅自转载者,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评论规范: 1. 所有评论均以读者个人身份发表,并不代表后花园立场。 2. 不得使用任何肮脏和亵渎的措辞。 3. 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不得公开或泄露他人隐私。 4. 不得发布侮辱或歧视任何种族、国籍、性别、地域、年龄、职业等方面的言论。 5. 不得在读者评论区散发广告讯息,不得大量转抄其他媒体的文章。 6. 不得煽动仇恨、暴力、歧视。 7. 不得以任何隐晦方式发布上述不当言论,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字母、数字、代号、谐音、链接跳转等。 8. 后花园保留对违反上述规范的留言行为进一步处理的权力。
  
 
Kōrero
Whakauru ki te kite i te hītori hokohoko
Wae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