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ha

10月20日新西兰房地产与财经新闻汇总-通胀触顶降息在即,政策微调难撼市场格局

Kaituhi: Gloria
Whakarāpopototanga今天,新西兰财经和房地产市场呈现复杂图景:通胀率触及3%目标上限但被视为暂时现象,央行11月降息几成定局;抵押贷款新规将放宽但难以引发市场激增;必需品价格飙升让家庭"钱包之痛"持续;股市平稳运行中Infratil大手笔收购能源股份。

后花园 新西兰 10月20日 报道:今天新西兰财经和房地产领域传来多条重要消息,从通胀数据触顶到政策微调,从家庭生活成本压力到股市并购动态,勾勒出一幅经济转型期的复杂画卷。

【新闻一】通胀触顶:短暂越界后的降息预期

AGENT SHOWCASE LISTINGS

9月季度通胀率达3%,经济学家称"不必恐慌"

新西兰统计局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季度的年度通胀率升至3.0%,高于6月季度的2.7%,触及新西兰储备银行1%至3%目标区间的上限。这一数字虽然在技术上超出了央行2%的具体目标,但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无需过度担忧。

ASB银行首席经济学家Nick Tuffley将此形容为"短暂越界后的不良行为"。他指出,储备银行今年下半年已经降息75个基点,这些降息"基于通胀将相当快速地回落至2%左右的假设"。对央行而言,真正重要的是2026-27年的通胀走向,而非当前的短暂飙升。

Westpac新西兰高级经济学家Satish Ranchhod强调,通胀上升主要集中在周期性较弱的领域,"其中大部分上升可能是暂时的"。他预计通胀将在明年回落到目标区间内的舒适水平。

基于当前数据,几乎所有主要经济研究机构都预测储备银行将在11月继续降息25个基点,将官方现金利率从2.5%降至2.25%。Westpac经济学家甚至认为有30%至35%的可能性央行会考虑降息50个基点。

新西兰经济研究所(NZIER)指出,一些核心通胀指标如不包括食品、能源和燃料的CPI仍稳定在2.5%,"新西兰经济中的通胀看起来基本得到控制"。Kiwibank经济学家预计,9月季度可能标志着通胀的峰值,12月季度通常是通胀最弱的季度。

【新闻二】房贷新规:放宽限制难掀波澜

12月1日起LVR规则调整

新西兰储备银行上周意外宣布,将从12月1日起放宽贷款价值比(LVR)规则。自住房买家的低首付贷款比例上限将从20%提高到25%,投资者的低首付贷款比例上限将从5%提高到10%。

然而,Cotality首席经济学家Kelvin Davidson泼了一盆冷水。他指出,首次购房者已经很强劲,目前只有约12-13%的自住房贷款是以低于20%的首付完成的,"即使是目前较低的速度限制也并不真正具有约束力"。

对于投资者而言,虽然低首付融资目前确实很难获得,但其他信贷限制措施——包括债务收入比上限和银行内部的还款能力测试——仍然存在。因此,放宽LVR规则不太可能释放投资者活动的新一轮激增。

租金疲软与移民下降

Davidson指出,投资者目前面临的另一个不利因素是租金疲软。根据商业创新和就业部数据,许多主要城市的租金正在下降。这部分反映了租户的负担能力挑战,也与净移民大幅下降有关。

新西兰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8月的一年中,净移民流入仅为10,600人,远低于31,500人的长期平均水平。移民需求的下降直接影响了租赁市场的活跃度。

建筑成本保持平稳

最新的Cordell建筑成本指数显示,截至9月的三个月中,房屋建筑成本仅上涨0.4%,与2024年同期相比上涨2%,均不到长期平均水平的一半。这反映出建筑行业已处于放缓阶段约三年,闲置产能抑制了成本上涨。

Davidson预计,随着2026年利率下降和贷款规则鼓励新建房屋,建筑商的情况会好转,但不太可能重现疫情后建筑成本的飙升。

【新闻三】生活成本:必需品涨价挤压家庭

食品和电力价格飙升

尽管总体通胀率为3%,但家庭感受到的价格压力可能远超这一数字。食品价格是主要推动因素,蔬菜价格同比上涨12%,家禽价格上涨4%,食品通胀年率达到4.6%,为2023年12月以来最高。

更令人震惊的是电力价格。年度电力通胀达到11%,创下1989年电力市场重大改革以来的最高水平。家庭能源成本比6月上涨2.9%。

地方政府税率上涨8.8%,虽然低于2024年9月季度12.2%的涨幅,但仍高于2018年至2025年间7.3%的平均水平。教育费用也因Family Boost退税减少而上涨2.5%。

"生活成本危机"尚未结束

Westpac高级经济学家Satish Ranchhod一针见血地指出:"尽管通胀已经从近年来超过7%的水平放缓,但对许多家庭来说,生活成本危机并未结束。消费品价格水平比疫情开始时高出约25%。这在他们每次结账时都在挤压家庭财务。"

Infometrics经济学家Matthew Allman警告:"不可避免的必需品支出成本增加,可能会在短期内继续限制家庭支出复苏。"

ANZ高级经济学家Miles Workman表示,较低的租金通胀不会抵消2021年至2024年初期间经历的涨幅。"从绝对意义上讲,许多家庭仍将感受到过去高通胀的挤压。这需要家庭收入增长速度持续快于消费品价格的时期,这始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新闻四】股市动态:平稳中的并购大戏

NZX50指数温和波动

新西兰股市周一平稳开盘,NZX50指数在过去五天下跌0.4%,本月上涨1.2%,年度涨幅为2.9%。市场呈现涨跌互现格局,33只股票上涨,52只股票下跌。

Ryman Healthcare、Mercury Energy和Gentrack各上涨3%领涨市场,而Briscoe Group下跌4%领跌。值得注意的是,许多股票在六个月期限内表现强劲,但年度表现参差不齐,反映出市场对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

Infratil斥资4.377亿收购Contact Energy股份

今天最重要的市场消息来自Infratil。这家基础设施投资公司宣布以4.377亿纽币收购TECT Holdings持有的Contact Energy 4.92%股份,每股价格为8.95纽币。

交易将通过2.188亿纽币的现有债务能力和向TECT发行价值2.188亿纽币的新Infratil股份来融资。交易完成后,Infratil在Contact的持股比例将从9.4%升至14.3%。

Infratil首席执行官Jason Boyes表示,这笔交易加强了公司在产生现金流业务中的地位,同时保持资产负债表的灵活性。这一举动显示,大型投资者仍在寻找长期价值投资机会,特别是在能源等基础设施领域。

分析与观点

货币政策的微妙平衡

今天的新闻凸显了新西兰储备银行面临的微妙平衡。一方面,通胀率触及目标上限,技术上超出了2%的具体目标;另一方面,经济中存在大量闲置产能,失业率预计将进一步上升。央行必须在控制通胀和支持经济复苏之间找到平衡点。

经济学家的共识是,当前的通胀飙升是暂时的,主要由食品和能源等非核心因素推动。核心通胀指标仍然温和,竞争压力持续抑制利润率。在这种情况下,继续降息是合理的选择。11月降息25个基点几乎已成定局,关键问题是2026年初是否还有进一步降息空间。

政策调整的有限效果

LVR规则的放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政策信号,但其实际效果可能有限。首次购房者已经相当活跃,说明当前的限制并非主要障碍。真正的障碍可能在于房价水平、收入增长和就业前景。

对于投资者而言,租金疲软和移民下降是比LVR限制更重要的考量因素。即使获得低首付贷款的机会增加,如果租金回报率不佳,投资者也不会贸然入市。这反映出房地产市场的基本面因素比政策工具更具决定性。

结构性压力的持续性

最令人担忧的是家庭生活成本压力的持续性。虽然总体通胀率可能在未来几个季度回落,但必需品价格的高位将在相当长时间内影响家庭生活质量。电力价格11%的涨幅、地方税率8.8%的涨幅以及食品价格4.6%的涨幅,都远高于3%的总体通胀率。

这种结构性压力对经济复苏构成挑战。家庭在必需品上的支出增加,意味着可自由支配支出减少,这将抑制零售、餐饮、旅游等行业的复苏。即使利率下降,如果家庭预算被必需品挤占,消费信心也难以快速恢复。

投资者的长期视角

Infratil收购Contact Energy股份的举动值得关注。在经济不确定性较高的环境下,这家基础设施投资公司选择增持能源资产,显示出对长期价值的信心。能源是必需品,具有稳定的现金流特征,在经济周期中相对抗跌。

这一交易也反映出新西兰资本市场的一个特点:大型机构投资者倾向于在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防御性领域寻找机会。在全球经济放缓、贸易紧张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这种策略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展望未来

综合今天的新闻,新西兰经济正处于一个关键转折点。通胀压力有望在未来几个季度缓解,利率下降周期已经开启,这为经济复苏创造了条件。然而,复苏的路径可能是渐进而不均衡的。

房地产市场不太可能出现大幅反弹。政策放宽的效果有限,租金疲软和移民下降抑制了投资需求,建筑成本虽然稳定但供应增加需要时间。预计市场将保持温和态势,局部地区可能有所分化。

对于家庭而言,生活成本压力的缓解需要时间。即使通胀率回落,过去几年累积的价格上涨仍将持续影响购买力。只有当收入增长持续快于价格上涨时,家庭财务状况才能真正改善。

对于投资者而言,当前环境要求更加审慎和选择性。防御性资产、稳定现金流业务和长期价值投资可能比追逐短期收益更为明智。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在波动中寻找稳定,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投资主题。

新西兰经济正在经历一场温和的调整,而非剧烈的转折。政策制定者、市场参与者和普通家庭都需要耐心和韧性,在渐进的过程中寻找机会,在结构性挑战中寻求解决方案。

网站声明原创声明: 本文系文章顶部作者原创采写,未获书面授权严禁转载! 在获授权前提下,转载必须在醒目位置注明本文出处和具体网页链接。对未注明而擅自转载者,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评论规范: 1. 所有评论均以读者个人身份发表,并不代表后花园立场。 2. 不得使用任何肮脏和亵渎的措辞。 3. 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不得公开或泄露他人隐私。 4. 不得发布侮辱或歧视任何种族、国籍、性别、地域、年龄、职业等方面的言论。 5. 不得在读者评论区散发广告讯息,不得大量转抄其他媒体的文章。 6. 不得煽动仇恨、暴力、歧视。 7. 不得以任何隐晦方式发布上述不当言论,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字母、数字、代号、谐音、链接跳转等。 8. 后花园保留对违反上述规范的留言行为进一步处理的权力。
  
 
Kōrero
Whakauru ki te kite i te hītori hokohoko
Wae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