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飞快蒸发,KiwiSaver成“求生代价”...各类账单让新西兰人感到压迫窒息
后花园9月4日报道
基督城的 Helen Gilby 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表示,仅仅是跟上基本生活成本,变得越来越困难。
“基本开销,你能重新安排和削减的空间有限。今年 5 月到 7 月的电费账单和去年相比上涨了大约 10%,而我的保险续保在各个保单上大约高了 20%。”
Gilby 说,她的食品预算再也买不到过去能买到的东西。
“我一直在不断地精打细算以维持收支平衡,甚至想过暂停 KiwiSaver 退休金的缴费来应对,但那意味着要牺牲未来的保障来活过当下。而且我并不太相信,当我达到退休年龄时,养老金体系还能以同样的方式存在。”
“当你收入低的时候,要不断监控和计算一切真的很难,而且这会成为持续的担忧来源。”
作为单亲妈妈,她表示,即使涨薪,她实际到手的收入也不会完全体现,因为政府补助有相应的削减机制。
她算过,如果她的年收入从 10 万纽币涨到 13 万纽币,税后每周也只会多拿到大约 200 纽币。
Infometrics 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收入是否能跟上生活成本的上涨情况。
在新冠疫情后的几年里,低收入家庭面临的压力最大,但最近高收入群体也开始感受到挤压。
自 2020 年以来,没有任何一个群体能避免出现某一年支出增长超过收入增长的情况。
2022 年,最低收入五分位数的家庭收入中位数比生活成本的增长多了 9%,最高收入群体则多了 4.9%。
到了 2023 年,随着通胀冲击最为严重,最低收入家庭的支出比收入多增加了 3.5%,而最高收入群体则差距为 1.8%。
去年,最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比支出多增长 0.7%,次低收入群体多 1.3%,而最高的两个收入群体则分别落后于成本上涨 1.7% 和 1.3%。
Infometrics 首席预测师 Gareth Kiernan 表示,高收入家庭更容易受到利率的影响,而这在数据中被捕捉到,但不在 CPI 通胀中体现。
“2022 年和 2023 年,所有东西都在涨价,几乎无处可逃。”
他说,劳动力市场仍在走弱,同时又迎来新一轮通胀,主要集中在“人们无法避免的特定成本领域”。
“今年平均来看,我们可能会再度倒退一些。”
North Shore Budgeting Services 的理财顾问 David Verry 表示,低收入群体仍然感受到最沉重的痛苦。
有些人的收入下降了,租金占到税后收入的 50% 到 70% 并不少见。他说,低收入者通常还有负利息的债务,这常常会把他们逼到绝境。
另一位理财顾问 Shula Newland 说,电费上涨打击很大。
“有人收到的电费账单超过 400 纽币,巨额账单。”
她说,低收入家庭更可能被迫削减食品和其他基本支出,而高收入家庭则削减娱乐消费。
Consumer NZ 表示,在最新的民意追踪中,67% 的人将生活成本列为三大关切之一,这一比例创纪录,相比 4 月的 65% 和一年前的 58% 再创新高。食品和电费是关键担忧。
在一些情况下,其他经济变化成为关键。
Jess 的丈夫在公共部门失业后,他们不得不将注意力转向家庭预算。
“我们的家庭收入大幅、大幅减少。”
这对惠灵顿的两个孩子的父母有一些存款可以支撑,但 Jess 表示,尽管攒下这些钱花了很久,可它消失得快得令人恐惧。
“挑战基本上是尽量削减一切,让钱消失得慢一些。我们很幸运有储蓄,但真正的不确定性在于我们要在这种状况下维持多久。”
一得知丈夫要失业,他们立即削减了可自由支配的开销。他们尽量只用电动车,并在夜间充电,减少外卖,更谨慎地花在食品上,并且不得不对青少年的要钱请求说“不”。
“我们很幸运,可以砍掉一些东西,比如外卖,还有我们以前请的清洁工。”
现在,当孩子的体育费用账单到来时,感觉完全不同了。她也尽量推迟消费,因为希望收入减少只是暂时的。
“我的工作鞋快要散架了,我在想,如果用胶水粘一下,也许还能再撑一个月,也许那时情况就会好转。这和低收入人群的情况还是不同的,因为对他们来说,这就是长期的常态。”
如果长期只能依靠一份收入,她说,他们可能不得不重新考虑是否能撑住房贷。即便丈夫找到新工作,收入也可能会更低。
他们也在尽量削减电费。
“我们没有走极端,但会稍微管一管孩子们的洗澡时间,考虑哪些房间需要供暖,这类事情。”
Jess 说,总体上,很多人似乎仍在挣扎。
“我感觉很多人都在我们这样的处境中,会想‘我们真的需要买这杯咖啡吗’,或者像我一样每天在家自己做午饭。特别是在公共部门,即使你还有工作,也会觉得‘最好表现得像是随时可能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