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不到10万澳元,他靠“买房滚雪球”干出5000万资产!
一位来自墨尔本的零售业员工揭露了自己如何在年收入不到 10万澳元 的情况下,积累起庞大的房产帝国。
Ben Mafrici 拥有 50 套房产。仅在 2025 年,他就购买了 14 套,并计划在 38 岁 前拥有 100 套房。
这位 33 岁的投资者估算自己的房产组合价值约 5000 万澳元,目前向银行负债约 3000 万澳元。
令人惊讶的是,Mafrici 一直凭借普通工资完成这一切——现在他的年薪约为 8 万澳元,但收入从未阻止他前进。
他在接受 news.com.au 采访时表示,自己在 22 岁 时购买了第一套房产,当时的工作是厨房帮工,同时在连锁超市 Coles 打工。
“我攒下了第一笔 3.3 万澳元的首付,那花了我整整两年。我买下了第一套三居室房子,花了 35.5 万澳元。”
从学习困难到投资觉醒
这位年轻房东最初对房产产生兴趣,是因为他在学校成绩不佳。Mafrici 患有阅读障碍(dyslexia)和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在课堂上难以集中注意力。
学习阅读和写作对他来说也非常艰难,他常觉得自己“天生不足”,没有希望上大学。
“我一直有想成功的雄心,但我不会去上大学拿学位。”
“后来我开始看书,发现许多成功人士都拥有房地产。”
Mafrici 勉强完成高中学业,希望通过投资房地产找到成就感。
“我经历过一段艰难的时期——沉迷毒品和派对,极度自卑。”
即便在最低谷时,他仍坚持两份工作,不断储蓄。
当他买下第一套墨尔本房产时,感受到强烈的成就感。从那以后,投资与自律让他重回正轨。
从首套房到“滚雪球”
Mafrici 在 2015 年买下第一套房时,主动放弃首次购房者的优惠,将其改为投资性房产。
“我想像做工作一样去经营房地产。这让我感到安全——我也有属于自己的成就,而我的朋友们都在努力成为专业人士。”
在将第一处房产出租后,他依旧在 Coles 工作,同时阅读财务类书籍,养成了写下目标的习惯。
“我写下一些疯狂的目标,然后事情就开始发生了。你专注什么,什么就会出现在你的生活中。”
后来,他发现可以通过房产升值释放股权(release equity),从而购买下一套房。
“当时我觉得这太神奇了!我不需要再攒首付,可以直接用第一套房的净值去买第二套。”
于是他以第一套房为抵押,购买了第二套房——墨尔本 South Port 的一居室公寓,花费 20 万澳元。
之后,他重复同样的公式:买入 → 出租 → 升值 → 再贷款投资。
如今,他在 昆士兰、珀斯和墨尔本 拥有多达 50 套房产,全部出租中。
投资秘诀:现金流优先,选对城市
他擅长发现好交易,许多房产已大幅升值。
2024 年在昆士兰以 68.5 万澳元 购入一套公寓,如今估值 80 万澳元;
2025 年 4 月以 110 万澳元 购入另一套,如今价值 140 万澳元;
在维州 Craigieburn 以 30 万澳元 购入的公寓,仅一年后升至 45 万澳元。
他总结经验:关键是在人口密集、就业机会多的都市区域买入低价房产。
“我买的包括联排别墅、公寓和独栋房。你不一定需要地块,关键是现金流能支撑债务。”
普通人的生活方式
尽管已是千万富翁,Mafrici 依然保持着普通的 9-5 生活方式。
他仍在零售业工作,每周上班五天。为了省钱,他在 28 岁前一直住在伴侣家中。
在真正搬进自己名下的房产前,他已买下 20 套房。
“我过去长期每周工作七天。后来才停掉周末班。以前我还做过搬运工和药房仓库员工。”
虽然他现在完全可以辞职,但他选择继续工作。
“这份工作让我继续买房,那些额外收入增加安全感。而且我真的很享受现在的生活。”
“对我来说,这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培养自律和人格。我不想变得毫无目标。”
下一个目标:100 套房
Mafrici 计划在 38 岁前 拥有 100 套房产,并相信这一目标“完全可实现”。
他知道外界有人批评他“囤房”或“贪婪”,但他希望自己的故事能带来启发。
“我想给人们希望。每个人都有机会进入房地产市场——关键是承担责任,诚实面对自己所处的位置。”
他强调,投资房地产需要牺牲,但任何人都能做到。
“如果需要第二份工作,就去干第二份工作;如果该停止消费,就立刻停下来。”
“如果我真的达到 100 套房,那将太不可思议了。但照目前的进度,我有信心做到。”
“我不是天才,只是愿意多做一点”
“我希望人们不要误会我们都需要为自己负责。我必须照镜子,承认自己不足,并问自己:我能多做些什么?”
“我不是那种天才型的成功人士,也不是高收入群体。我什么都没有起步,一切都是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