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奥大教授:总理干预利率,任命行长如同《教父》交易

作者: Charles
摘要“我刚和一些央行的人聊过,传言是政府不想再让这事上头条……他们只想随便任命一个人,可能就是Christian Hawkesby,然后就赶紧了结。真是太好了,你们就这样为了政治便利毁掉央行。”

后花园9月2日报道

新西兰政府表示,关于新任新西兰央行行长的人选将很快公布,但奥克兰大学经济学教授Robert MacCulloch认为,任命程序应当重新启动。

AGENT SHOWCASE LISTINGS

MacCulloch是Matthew S Abel宏观经济学讲席教授,他表示,政府在作出决定前,应重新审视整个任命流程。原因在于,一些具备潜力的候选人之所以未申请,是因为前央行董事会主席Neil Quigley的参与。

拿我自己来说,我没申请,因为Quigley讨厌我。”

MacCulloch认为,即便Quigley并非直接负责任命流程,也无实质区别,因为央行董事会必须签署候选人名单。

“他们是在Quigley的主持下启动的流程,政府不能说‘现在是其他董事在负责筛选’。他(Quigley)对候选名单拥有最终监督权,而名单是在他辞职前完成的。”

不过,MacCulloch也怀疑政府只是想让“拖延已久的央行任命”尽快淡出新闻焦点。

“我刚和一些央行的人聊过,传言是政府不想再让这事上头条……他们只想随便任命一个人,可能就是Christian Hawkesby,然后就赶紧了结。真是太好了,你们就这样为了政治便利毁掉央行。”

政府称即将公布行长人选

周一,政府多次公开暗示已接近作出决定。总理Christopher Luxon表示,几周内会有结果。财政部长Nicola Willis也表示,她有信心“能任命一位高素质候选人”。

Willis还表示,申请人数量令人满意:“我们收到了很多优秀的行长申请。”至于Quigley辞职后是否会重启申请,她明确答复:“没有考虑过这种想法。”

MacCulloch批评称,政府的言论正在破坏任命程序。

“我不理解Luxon在说什么。他怎么能说几周内会有决定?法律上,他现在不该参与讨论。也许央行一周后提名了一个人选,政府不喜欢就驳回,还得重头再来。他是不是在暗示自己已经知道人选是谁?可这是不允许的。”

不过,MacCulloch也承认,政府可能之所以谈及时间表,是因为某位候选人已被Willis接受,目前正在协商任命条款。

“像《教父》一样的交易”

MacCulloch的批评不仅针对任命程序,还涉及总理对利率政策的干预。他指出,Luxon在一次私下会面中向代理行长Hawkesby表示,央行应当实施更大幅度的降息,并在货币政策委员会(MPC)会议前提出了这一看法。

“我刚和一位央行助理行长聊过,他说他们和总理见面时,从不讨论利率。这是MPC的基本规矩,政府不能干预,否则会破坏央行独立性。可Luxon却和Hawkesby聊了,而Hawkesby此刻正把自己的简历放在Luxon桌上申请行长。这是堪比珠穆朗玛峰的利益冲突。这就像《教父》里的一幕,他得到了一个‘无法拒绝的提议’。”

Hawkesby已公开承认提交了行长职位申请,并被认为是热门人选之一。MacCulloch批评说:“你怎么能一边对Hawkesby说‘我认为利率应该更低’,一边又暗示‘我知道你想当行长,任期五年,每年薪水80万纽币,总共400万,但我必须签字批准’。”

他还指出,Luxon在多次采访中谈及央行事务时“语言不够谨慎”,“他把整个事情搞成了一场shit show。他是不是在暗示自己参与了招聘?谁知道呢,他的表述太模糊。”

央行独立性与部长角色

根据程序,央行董事会提出候选人,财政部长可选择接受或拒绝。前央行官员Michael Reddell称,Willis甚至可以向董事会建议潜在人选,或者在董事会倾向于某位候选人时要求与其见面。即便部长在积极物色候选人,Reddell也认为未必违反现行法律。

“在世界大多数国家,部长直接任命央行行长很常见,比如澳大利亚和英国。我们的模式反而很少见,所以让部长在其中发挥一定作用并不奇怪。”

MacCulloch则强调,央行独立性至关重要。政治人物不应干预利率政策,利率应由技术官僚依据通胀预期和数据做出决定。

“央行独立性的本意,就是让像政治家这样的‘外行人’远离利率设定。”

他指出,理想的央行行长应具备深厚经济学背景,就像伯南克或耶伦一样。

“Luxon现在所做的正是政治化利率,他成了这种倾向的典型代表。他面对选举、经济停滞,急切希望刺激增长,于是想要降息。”

网站声明原创声明: 本文系文章顶部作者原创采写,未获书面授权严禁转载! 在获授权前提下,转载必须在醒目位置注明本文出处和具体网页链接。对未注明而擅自转载者,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评论规范: 1. 所有评论均以读者个人身份发表,并不代表后花园立场。 2. 不得使用任何肮脏和亵渎的措辞。 3. 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不得公开或泄露他人隐私。 4. 不得发布侮辱或歧视任何种族、国籍、性别、地域、年龄、职业等方面的言论。 5. 不得在读者评论区散发广告讯息,不得大量转抄其他媒体的文章。 6. 不得煽动仇恨、暴力、歧视。 7. 不得以任何隐晦方式发布上述不当言论,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字母、数字、代号、谐音、链接跳转等。 8. 后花园保留对违反上述规范的留言行为进一步处理的权力。
  
 
評論
登入可查看歷史成交記錄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