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帮忙也没用!澳洲买房新门槛曝光:悉尼、墨尔本全面失守!
后花园2025年11月6日报道:澳洲人买房的梦正变得越来越遥远。最新数据显示,即便借助政府支持,普通购房者如今也要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要么攒下几十万澳元的首付款,要么赚到远超平均水平的高薪,才能勉强负担还贷。
根据对房价中位数与利率的综合分析,买家在澳大利亚各大城市面临一个几乎无法两全的选择:
若坚持传统的20%首付,需要存下高达六位数的巨额资金;
若选择政府支持的95%贷款,则每月还款压力飙升,收入门槛极高。
目前,澳洲政府的“首次购房担保计划(First Home Guarantee Scheme)”允许符合条件的首购族以较低首付贷款购房,并免除高额的贷款保险费用。该计划也是工党政府在今年竞选连任时的重要承诺之一。
但问题在于:95%的贷款虽然门槛低,却债务高昂。按照PropTrack的房价中位数数据分析,用此计划买房的业主每年要多付近9000澳元的利息和还款。
布里斯班:房价高出上限,首付得攒22.5万
在布里斯班,独立屋的中位价目前为112万澳元,已经超过昆士兰州政府“首次购房担保计划”的100万澳元上限,因此无法使用该政策。
要走传统路线,意味着你得攒下约22.5万澳元的首付,还得额外支付印花税等费用。
相比之下,布里斯班的公寓中位价为77万澳元,这一价位可适用于该担保计划。但若选择95%贷款,意味着每月还款约4150澳元——比20%首付方案每年多出7900澳元的支出。
要让银行认为这笔贷款“负担得起”,购房者的年收入至少要14.2万澳元,远高于昆士兰家庭平均收入约11万澳元。
此估算基于贷款利率5.5%,且每月还款不超过收入的35%。若超过这一比例,贷款批准的难度将显著上升。
悉尼:买套公寓也要年入16万
悉尼的情况更加严峻。目前悉尼独立屋的中位价高达162万澳元,超出了政府担保计划的150万澳元上限。若想以传统方式购房,首付需32.4万澳元——相当于一些乡镇地区整栋房子的价格。
即使是公寓也并不轻松:中位价87.4万澳元,20%首付就是17.5万澳元。使用政府担保计划可减轻首付压力,但代价是还款压力暴涨。
若以95%贷款购买中位价公寓,每月需还4700澳元,比传统首付方案每年多支出8950澳元。
要承担得起这样的贷款,家庭年收入至少要16.1万澳元——对首次购房者而言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墨尔本:稍微“温和”,但仍吃力
墨尔本的情况略好一些。当前独立屋中位价为101万澳元,同样超过政府担保计划的95万澳元上限。若走传统路线,购房者需要约20.1万澳元的首付;若购买中位价62.5万澳元的公寓,则首付约为12.5万澳元。
即便使用政府担保计划购入公寓,购房者仍需年入至少11.6万澳元才能支撑贷款。95%贷款的还款压力意味着每年多出6400澳元的负担。
阿德莱德:小城市,压力也不小
在阿德莱德,若以95%贷款购买中位价65.5万澳元的公寓,每年还款要多出6700澳元。若攒够20%首付(约13.1万澳元),每月还款为2975澳元;而使用95%贷款则升至3530澳元。
购房者要承担这笔贷款,年收入至少需12万澳元。
买家如何应对
Finder个人理财专家Sarah Megginson表示,为了提高贷款获批的机会,澳洲人正在“拼尽全力”改变生活方式。
她说:“现在银行审查家庭支出的力度前所未有——从外出就餐到订阅服务,每一笔小消费都可能决定你能否拿到贷款。”
“人们不仅削减奢侈品支出,甚至重组整个财务结构,只为证明自己是‘低风险’客户。如今,光有房产净值已不够,你的消费记录也得干净到一尘不染。”
Finder数据显示,35%的澳大利亚人认为自己永远买不起房。Megginson指出,许多人为了保住或获得贷款,不得不推迟重大人生计划——例如生育、换车、甚至结婚。
她说:“这清楚地表明,买房已经在决定澳洲人如何、以及何时去生活。”
信贷水平攀升:生活越过越“靠信用”
不仅买房难,连维持日常生活都越来越吃力。
根据Compare the Market发布的《2025家庭预算晴雨表》报告,澳洲家庭的信用卡负债正持续上升。受访者中有50%的人在2025年背负信用卡债务,比去年增加了9%。
Compare the Market经济总监David Koch指出,这说明澳洲人正在用借贷应对高企的生活成本。
“当账单和生活支出越来越多时,很多人不得不依赖信用卡、‘先买后付’平台或个人贷款来维持生活。”他说。“无论是买圣诞礼物还是支付高昂的医疗账单,钱都很紧。人们等不起、存不下,只能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