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规生效!今天起,澳洲一项新税实施,许多人钱包又要出血了……

作者: Gloria
摘要他补充说:“澳洲本地烈酒产业推动了制造业,创造了就业机会,带动了旅游和餐饮发展。尤其是有一半的酒厂位于偏远地区,这次涨税,对生产商、餐厅和消费者来说都是沉重打击。”

后花园2025年8月4日援引Yahoo网站报道:目前,澳洲政府暂停了对啤酒的酒精消费税上涨,这是回应酿酒商和酒吧对行业压力的强烈担忧所做出的决定。

然而,这份“大选红利”并没有惠及伏特加、朗姆酒、威士忌、杜松子酒等烈酒的爱好者。澳大利亚税务局的发言人向Yahoo Finance透露,烈酒类产品每年都会根据通胀进行两次价格指数调整——而本周一,就是今年第二次调涨!

AGENT SHOWCASE LISTINGS

澳洲酿酒协会总经理Cameron Mackenzie表示:“这太令人失望了。这不仅仅是涨价的问题,而是幅度很大,酒厂和餐饮场所根本负担不起。最终,还是消费者要为自己喜爱的烈酒买单。”

他补充说:“澳洲本地烈酒产业推动了制造业,创造了就业机会,带动了旅游和餐饮发展。尤其是有一半的酒厂位于偏远地区,这次涨税,对生产商、餐厅和消费者来说都是沉重打击。”

烈酒价格再涨,行业压力山大

今年2月,含酒精10%以上的烈酒消费税已从每升103.89澳元涨至104.31澳元。而从8月4日起,每升价格将再上涨1.67澳元,来到105.98澳元。

接下来,酒厂需要决定是否将涨价压力转嫁给餐饮场所,而后者同样也得思考要不要涨价应对。这场“涨税战”已经在行业内部持续了整整40年,但如今很多从业者都快撑不住了。

消费降级来袭,酒业愈发艰难

当前生活成本飙升,很多消费者都选择“宅家省钱”,这让酒类行业的前景更加严峻。

去年,酒厂Bundaberg Distilling Co.的主席 Amanda Lampe就曾发出预警,表示这每年两次的调价机制正在改变澳洲人社交饮酒的方式。

她说:“我们的消费者告诉我们,现在跟朋友在周五晚上小酌一杯,已经变成了一种‘奢侈行为’,这真的太令人难过了。”

根据Creditor Watch的数据,截至4月,过去12个月已有10%的餐饮场所因成本上涨、顾客减少而倒闭。而夜生活行业协会发布的季度报告也指出,年收入低于15万澳元的澳洲人,已经负担不起外出喝酒,这对酒厂、酿酒商和酒吧老板造成了更大压力。

Yahoo Finance对6000多位读者进行的调查显示,83%的人表示,这种每年两次的涨价机制,会让他们减少去酒吧、俱乐部和餐厅等售酒场所的频率。

“别光顾啤酒,烈酒也要公平待遇”

夜生活行业协会的CEO Mick Gibb批评说,Albanese总理承诺对啤酒类消费税冻结两年,却对烈酒消费者什么也没说,这并不公平。

“我们不是要求特殊照顾,只是希望公平对待。”

他说:“冻结啤酒税当然是件好事,但也不能忘了那些没有啤酒供应的小酒馆、现场音乐场所和表演空间。”

“这些小型场所已经撑得很辛苦了。每次消费税一涨,他们都得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是自己咬牙承担成本、削减现场演出预算,还是转嫁成本给精打细算的顾客。怎么选都是两难。”

冻结啤酒税,政府预算少了$9500万

政府已向Yahoo Finance确认,冻结啤酒消费税预计将在四年内给联邦预算造成9500万澳元的“缺口”。

但Albanese总理在今年3月表示,这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我的政府正在为澳洲的未来打基础,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支持本地中小企业发展。”

“冻结生啤消费税是一个合理的举措,对啤酒爱好者、酿酒商和酒吧来说都是好消息。”

不过,这个“冻结”只针对酒吧里从酒桶打出的生啤;瓶装或罐装啤酒则不在此列,还是得涨价。

另外,葡萄酒的消费税机制与啤酒和烈酒不同,是按照批发价的29%征税的。

(责编:Gloria)

网站声明原创声明: 本文系文章顶部作者原创采写,未获书面授权严禁转载! 在获授权前提下,转载必须在醒目位置注明本文出处和具体网页链接。对未注明而擅自转载者,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评论规范: 1. 所有评论均以读者个人身份发表,并不代表后花园立场。 2. 不得使用任何肮脏和亵渎的措辞。 3. 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不得公开或泄露他人隐私。 4. 不得发布侮辱或歧视任何种族、国籍、性别、地域、年龄、职业等方面的言论。 5. 不得在读者评论区散发广告讯息,不得大量转抄其他媒体的文章。 6. 不得煽动仇恨、暴力、歧视。 7. 不得以任何隐晦方式发布上述不当言论,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字母、数字、代号、谐音、链接跳转等。 8. 后花园保留对违反上述规范的留言行为进一步处理的权力。
  
 
评论
登录可查看历史成交记录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