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春季房市"血战"在即,首次购房者与投资者正面交锋!专家预测出炉......
后花园 新西兰 9月2日 报道:上周末,CoStar 创始人、Domain 新老板 Andy Florance 亲自走进了澳洲楼市的“终极战场”——周六拍卖会。
他被现场的戏剧性震撼了:那种喜剧与悲剧交织的场景,几乎在一瞬间爆发。“在美国,我们没有这种‘情绪在一刻被点燃’的场面。”Florance 说。
在其中一场拍卖中,他甚至亲眼看到,当一位投资者击败一名准业主时,后者流下了眼泪。Florance 预感,这种场景将在接下来的春季销售旺季反复上演。
春季楼市:自住买家 vs 投资者
Domain 首席研究官 Nicola Powell 预计,未来几个月楼市将异常火热:自住买家(尤其是首次置业者)与投资者的竞争会全面爆发。
过去两年,澳储行(RBA)13 次加息,让悉尼房价下跌了 9%(约 14 万澳元);
今年的三次降息,又推高了约 7 万澳元;
最新的一次降息,按她的测算可让购房负担减轻 3 万澳元,但 Powell 断言:需求太强劲,悉尼房价将在数月内上涨同样数额,把这点“降息红利”吞掉。
更明显的信号是:拍卖清空率已达 70%,而春季旺季才刚刚开始。
此外,政府的首次置业担保计划(5%首付即可贷款,无需保险)已经取消配额,进一步刺激了买家入市。
Powell 强调:投资者正大量回归,尤其是在悉尼。“投资者盯的不是租金回报,而是资本增长。如今,他们和首置买家会盯上同一类价格区间的房产。”
这注定是一场“眼泪之战”。
恶性循环:降息→买房热→供应不足→价格飙
问题的根源很清晰:供应不足。
降息短期提升了“可负担性”;
但它也刺激了需求,在供应不足的情况下,房价继续飙升,把首次置业者挤出市场。
联邦住房部长 Clare O’Neil 仍坚持 5 年 120 万套住房目标可实现,但业内信心并不高。Master Builders 的数据预测,到 2029 年全国缺口将达 18 万套。
ANZ 首席经济学家 Richard Yetsenga 直言:“这是一个40 年的住房可负担性问题,却试图靠每年 22 万套新增来解决。澳洲有 1100 万套住房,每年多建 1% 根本不够。”
新挑战:就算有政策,也没人来建房
Yetsenga 提出另一难题:即便审批到位、法规完善、社区反对声音(NIMBY)减少,那谁来真正建?
基建、商业地产、矿业、防务都在争抢同样的技能工人;
技能型劳动力短缺,已成为楼市最大瓶颈。
西澳传奇开发商 Nigel Satterley 给出了切身例子:
1980 年代,土地面积普遍 700 平方米;
如今在墨尔本,最受欢迎的地块仅 275 平方米;
成本飙升:疫情以来,建房成本上涨 50%。
在珀斯,由于技工短缺加上矿业竞争,导致砖匠、电工团队薪资飙升:
团队负责人年收入可达 50 万澳元;
普通工人一天就能拿 1000 澳元。
解决方案:从“狗公园”到审批提速
与其抱怨,Satterley 更专注于解题。
发现养狗家庭越来越多,他就在新社区规划狗狗公园,缓解小地块带来的生活压抑;
在墨尔本的 Casey 区,他建议政府通过三年合同额外聘请审批人员,由开发商支付费用换取审批提速。
这种“政府+行业”的合作,或许能缓解供应瓶颈。
正如行业所言:这场澳洲住房危机,不是几次降息就能解决的。要打破循环,需要更多像 Satterley 这样关注细节、着眼长期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