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税年涨12.2%创纪录,ANZ预计未来还要上涨

作者: 番茄捣蛋
摘要ANZ于周四发布的最新《Property Focus》报告显示,2023年地方政府地税通胀创下新高,全国平均上涨12.2%。此前连续三年地税年涨幅维持在7%至10%之间,而1992至2019年间的年均涨幅仅为4.7%。

后花园7月25日综合报道:

根据ANZ经济学家的预测,未来几年内地方政府的地税(council rates)仍将继续上涨,但涨幅可能逐步放缓。

AGENT SHOWCASE LISTINGS

ANZ于周四发布的最新《Property Focus》报告显示,2023年地方政府地税通胀创下新高,全国平均上涨12.2%。此前连续三年地税年涨幅维持在7%至10%之间,而1992至2019年间的年均涨幅仅为4.7%。

“虽然地税仍在快速上涨,但我们至少看到了最大涨幅可能已经过去的迹象,”ANZ经济学家指出。各地议会目前已宣布明年平均将涨地税8.4%。

“部分经济周期性压力正在减弱,而政治压力可能正不断增强。”

地税问题近年来争议不断,公众对频繁加税表示反对。内阁也计划于今年晚些时候研究限制地税上涨的方法。

甚至连Taxpayers’ Union与绿党也在此问题上罕见站在同一阵线,支持仅以土地价值作为计税依据,而不是按土地加房屋总值征税。

ANZ经济学家表示,工资与建造成本的放缓、议会债务利率下降、人口增长放缓及GDP增长放缓,将有助于地方政府缓解基础设施压力。

奥克兰市议会与基督城市议会今年分别将地税提高5.8%与6.6%,而汉密尔顿市议会涨幅高达15.5%,惠灵顿市议会也上调至12%。

该报告发布之际,全国通胀率也有所回升。根据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统计,2025年第二季度年通胀率升至2.7%,高于市场预期。

其中,地方政府地税上涨12.2%为通胀上升的推动因素之一。

Statistics New Zealand表示,地税上涨贡献了当季CPI涨幅的13%。地税数据按年在第三季度统计,下一季度将计入2025年7月1日起的最新调整。

经济学家指出:“地税在CPI中所占比重相对较小,仅为3.1%(若计入部分议会单独征收的供水费,则为3.4%)。”

“展望未来几年,虽然涨幅可能缩小,但地税仍将维持较高水平。”

考虑到“可观的涨幅”,经济学家预计地税将在2025年第三季度对通胀贡献约0.3个百分点。

各地议会仍需持续应对预算赤字、基础设施维修积压及自然灾害韧性等问题,而这些工作代价高昂、却又迫在眉睫。

“更普遍而言,议会面临的关键支出项——如工资与建造成本——上涨速度往往超过总体通胀(这在大多数非贸易品与服务领域中也较常见)。”

“这意味着,若议会不通过显著削减支出或增加收入,就很难将地税通胀率持续压低至1992至2019年间4.7%的年均水平。”

ANZ指出,近期地税上涨背后的根源在于财政吃紧。

“在疫情后的数年间,议会支出增长速度超过整体经济,导致财政赤字扩大。”

根据报告数据,截至2025年3月的年度,全国议会总运营支出相当于GDP的4.3%,而疫情前五年平均仅为3.6%。

“尽管不断提高税率,议会收入增长仍然乏力。”

经济学家认为,自2019年以来推动议会支出上升的原因包括:

  • 议会面临的成本(主要为工资与建造成本)涨幅超过通胀水平
  • 商品与服务采购及各类补贴(如公共交通补贴)支出上升,保险费用也持续上涨
  • 折旧支出增加,反映基础设施磨损成本上升
  • 利息成本上升,由于议会债务增加及利率上扬叠加造成

经济学家指出,鉴于多数地方议会出现赤字,这说明“议会的财政困境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全国性共同因素造成的,而非仅由地方决策所致”。

尽管“议会财务中的周期性压力正逐步缓解”,他们指出,在可预见的未来,“实现财政收支平衡仍将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

“这也意味着中期内地税上涨压力仍将持续。”

责任编辑:番茄捣蛋

网站声明原创声明: 本文系文章顶部作者原创采写,未获书面授权严禁转载! 在获授权前提下,转载必须在醒目位置注明本文出处和具体网页链接。对未注明而擅自转载者,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评论规范: 1. 所有评论均以读者个人身份发表,并不代表后花园立场。 2. 不得使用任何肮脏和亵渎的措辞。 3. 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不得公开或泄露他人隐私。 4. 不得发布侮辱或歧视任何种族、国籍、性别、地域、年龄、职业等方面的言论。 5. 不得在读者评论区散发广告讯息,不得大量转抄其他媒体的文章。 6. 不得煽动仇恨、暴力、歧视。 7. 不得以任何隐晦方式发布上述不当言论,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字母、数字、代号、谐音、链接跳转等。 8. 后花园保留对违反上述规范的留言行为进一步处理的权力。
  
 
評論
登入可查看歷史成交記錄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