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月3日澳洲房地产与财经新闻汇总-住房危机下的政策激辩与市场博弈

作者: Gloria
摘要当前,澳大利亚财经与房地产市场交织着希望与忧虑。一方面,住宅审批量意外飙升,为住房供应带来一丝曙光;但另一方面,建筑成本高企、劳动力短缺依旧是难以逾越的障碍。

后花园 澳大利亚 11月3日 报道:

今天,澳大利亚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一系列复杂甚至矛盾的信号。全国住宅审批量意外录得两位数增长,但建筑行业的成本警报和劳动力短缺问题却愈发尖锐。市场的分化现象加剧,一些曾经炙手可热的郊区房价大幅回调,而主流拍卖市场则在加息预期下表现出惊人的韧性。从Westpac行长呼吁引进技术移民,到经济学家对“隐形降息”的警告,一场围绕住房危机的政策激辩和市场博弈正在激烈上演。

AGENT SHOWCASE LISTINGS

【新闻一】Westpac行长疾呼:解住房危机需“猛药”,技术移民成破局关键?

面对日益严峻的住房短缺和房价飙升,澳大利亚第二大银行Westpac的首席执行官Anthony Miller公开呼吁,应优先引进技术移民以提振建筑业。他认为,此举不仅是解决劳动力短缺的关键,更是推动区域发展的“建国大计”。Miller指出,随着首府城市房价对许多购房者而言已遥不可及,将房地产开发项目转向偏远地区是合乎逻辑的选择。他强调,“住房可负担性的核心在于以合适的价格建造更多的房屋”,而繁琐的审批流程和人才短缺正成为主要障碍。这一观点得到了建筑行业的普遍呼应,他们同样在呼吁简化海外技工的资格认证流程,以缓解“命悬一线”的行业困境。

【新闻二】澳洲房市普涨下的“失落角落”,这些城区房价缘何两位数暴跌?

与全国首府城市房价中位数7.5%的强劲增长形成鲜明对比,最新的《Domain房价报告》揭示,一些备受追捧的明星郊区在过去一年中经历了高达20%的房价暴跌。塔斯马尼亚州的Launceston以20%的跌幅位居榜首,墨尔本的富人区Toorak房价中位数缩水近60万澳元,而悉尼的华人区Burwood也暴跌近50万澳元。Domain的研究与经济学主管Nicola Powell博士分析,这一反常现象背后,是市场增长动力从高端区向经济适用房区的转移。首次置业者激励政策和利率变化,使得低价位市场异常活跃,拉低了部分地区的房价中位数。同时,疫情期间过度增长的高端“生活方式”市场正在经历回调,这为中端买家提供了进入这些“失落角落”的潜在机遇。

【新闻三】通胀数据“惊吓”买家?墨尔本拍卖市场现“诡异”一幕:清盘率坚挺,竞标人数反降

尽管最新的通胀数据几乎排除了澳大利亚储备银行降息的可能性,但墨尔本的房地产拍卖市场却表现出人意料的坚挺。上周末的初步清盘率依然高达65.4%,显示卖方市场地位稳固。然而,一个“诡异”的现象是,每场拍卖的注册竞标人数却从前一周的3.4人明显下滑至2.7人。市场专家分析,这表明在利率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买家变得更加谨慎,只有“最认真”的买家才会出手。这种“卖家坚守,买家谨慎”的微妙局面,反映了市场在通胀高压下的复杂博弈。尽管如此,高价成交案例依然不断,PropTrack的经济学家预测,即使不降息,墨尔本房价在年内仍将继续攀升。

【新闻四】澳洲住宅审批量飙升12%,但新州建筑业警告:成本飙升或令住房目标“泡汤”

澳大利亚统计局(ABS)最新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住宅审批量飙升12%,似乎为住房供应带来一线希望。这一增长主要由非独立屋的私人住宅审批量激增26%所推动。然而,新南威尔士州建筑大师协会(Master Builders NSW)却对此泼了一盆冷水。该协会执行董事Matthew Pollock警告,不断上涨的建筑成本,特别是高层住宅的开发成本,正严重威胁项目的可行性。他指出,尽管新州的年度新房审批量跃升了21.8%,但仍远低于联邦政府设定的每年75,146套的住房协议目标。不断上涨的地方税费和长达三年的建筑周期,正成为新房建设“难以逾越的挑战”。

【新闻五】经济学家警告:澳联储的“隐形降息”正在火上浇油,或将通胀推向更糟局面

在上周炙手可热的通胀报告发布后,一群经济学家发出警告:澳大利亚储备银行(RBA)的政策可能正在让通胀形势“火上浇油”。他们指出,一个关键却被忽视的指标——实际利率(官方现金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已悄然滑向零。这种极低的实际利率环境,实际上相当于一次“隐形降息”,正在悄无声息地鼓励借贷狂潮,将贷款额和房价双双推至创纪录水平。经济学家们担心,这种由低实际利率驱动的借贷热潮,反过来又会加剧通货膨胀的压力,形成一个可能导致通胀失控的恶性循环。这一观点对RBA未来的利率决策提出了严峻挑战,即是否需要通过提高名义利率来抑制通胀,但这又可能对经济增长造成冲击。

分析与观点

今天澳大利亚的财经与房地产新闻,共同描绘了一幅充满内在矛盾与张力的画卷。其核心症结,在于住房供应的严重不足与日益恶化的可负担性危机,而所有的市场信号和政策辩论都围绕这一核心展开。

首先,供应端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一方面,政府和业界都认识到增加供应是解决危机的根本途径,住宅审批量的飙升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但另一方面,建筑成本的持续上涨、繁琐的审批流程以及严重的劳动力短缺,形成了一个“死亡三角”,使得纸面上的“批准”难以转化为市场上的“现房”。Westpac行长关于技术移民的呼吁,正是切中了这一痛点。不解决这些结构性障碍,任何宏伟的建房目标都可能沦为空谈。

其次,市场的价格分化揭示了需求的结构性变化。高端市场的回调与经济适用房市场的火热,反映出在利率上升和生活成本危机的双重压力下,购买力正在向下转移。首次置业者激励政策在其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这种分化对投资者和自住买家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高端区的“捡漏”机会与入门级市场的激烈竞争并存。

第三,货币政策正陷入两难境地。墨尔本拍卖市场的“价稳量跌”和经济学家对“隐形降息”的警告,共同指向了RBA的政策困境。如果为了抑制通胀而继续加息,可能会进一步打击购房需求和建筑业的投资意愿,从而加剧供应短缺。但如果维持利率不变,极低的实际利率又会继续刺激资产泡沫和通胀。RBA正行走在一条危险的钢丝上,任何决策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展望未来,澳大利亚房地产市场的走向将取决于政府、央行和市场三方力量的博弈。短期内,市场的波动和分化将持续。中长期来看,能否有效解决供应端的结构性障碍,将是决定澳大利亚能否走出当前住房危机的关键。对于市场参与者而言,这是一个需要高度警惕风险、同时敏锐捕捉结构性机会的时期。

网站声明原创声明: 本文系文章顶部作者原创采写,未获书面授权严禁转载! 在获授权前提下,转载必须在醒目位置注明本文出处和具体网页链接。对未注明而擅自转载者,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评论规范: 1. 所有评论均以读者个人身份发表,并不代表后花园立场。 2. 不得使用任何肮脏和亵渎的措辞。 3. 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不得公开或泄露他人隐私。 4. 不得发布侮辱或歧视任何种族、国籍、性别、地域、年龄、职业等方面的言论。 5. 不得在读者评论区散发广告讯息,不得大量转抄其他媒体的文章。 6. 不得煽动仇恨、暴力、歧视。 7. 不得以任何隐晦方式发布上述不当言论,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字母、数字、代号、谐音、链接跳转等。 8. 后花园保留对违反上述规范的留言行为进一步处理的权力。
  
 
評論
登入可查看歷史成交記錄
驗證碼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