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降息刚落地,CPI飙到3%?专家:这波通胀不简单

作者: Charles
摘要如果今天公布的通胀率确实在3%左右(或略低),央行或可继续维持降息步伐;但若突破3%,则意味着通胀再次脱离目标区间,可能迫使央行重新权衡。

后花园10月20日报道

就在新西兰宣布“战胜通胀”一周年后,人们又开始担心:通胀是不是又卷土重来了。或许“被打败”这个词有些夸张,但即将在今天(10月20日)公布的9月季度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数据,依然是央行与通胀“博弈”的关键时刻。

AGENT SHOWCASE LISTINGS

最大的疑问是:通胀率会不会达到甚至超过3%?

对数字的关注不仅是形式。因为如果通胀超过3%,就意味着它又偏离了新西兰央行(RBNZ)的目标区间。央行的任务是保持通胀在1%至3%之间,并以2%为中点目标。如果通胀失控,利率往往会被迫上调。

自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中断后,通胀曾迅速飙升。2021年3月季度年通胀率仅为1.5%,到6月已升至3.3%,一年后更是达到峰值7.3%,为一代人所未见。为了压制通胀,央行将官方现金利率(OCR)从0.25%的紧急水平一路升至5.5%,让房贷持有人承受了巨大压力。

通胀终于在2024年9月季度降回2.2%,重回目标区间,虽然过程伴随着经济衰退。但“胜利”并未维持太久——通胀随后又回升至2.7%,如今逼近3%。央行预测9月季度通胀或达3%,ANZ经济学家甚至认为会到3.1%。

按常理,通胀升温通常意味着加息,但这次相反。央行在10月出人意料地降息50个基点至2.5%,并暗示11月还可能再降25个基点。

央行之所以转向宽松,是因为经济复苏势头在6月季度戛然而止,GDP下跌0.9%。央行认为经济存在“显著闲置产能”,需要刺激增长。在10月8日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纪要中,央行指出:虽然受食品、能源和行政性费用推动,CPI预计将达到3%,但剔除这些因素后,核心通胀已在下降,通胀压力总体可控。

同时,央行也承认存在上行风险:能源成本、市政费用等可能推高物价,如果通胀持续高企,可能影响公众预期和工资定价,从而令通胀更难回落。

央行的表态似乎自相矛盾:一方面说通胀只是暂时的,另一方面又担心它会持续。这种谨慎的措辞反映出央行的紧张:它希望通胀只是短期现象,但也担心重蹈疫情后“短期通胀变长期”的覆辙。

如果今天公布的通胀率确实在3%左右(或略低),央行或可继续维持降息步伐;但若突破3%,则意味着通胀再次脱离目标区间,可能迫使央行重新权衡。

分析人士预计,这一轮通胀上升主要来自进口商品和国际因素,而国内物价压力正在缓解。9月食品价格环比下降,为2月以来首次,租金年涨幅也降至1.8%,为2011年以来最低。这支持了“通胀只是暂时反弹”的说法。

不过,经济数据普遍疲软,9月表现尤其低迷,这意味着短期内企业难以提价。因此,如果通胀超过3%,更多可能来自海外输入型压力,而非国内需求。

但央行仍担心:若物价上涨持续太久,会改变公众的心理预期,从而让通胀变得“自我实现”。

网站声明原创声明: 本文系文章顶部作者原创采写,未获书面授权严禁转载! 在获授权前提下,转载必须在醒目位置注明本文出处和具体网页链接。对未注明而擅自转载者,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评论规范: 1. 所有评论均以读者个人身份发表,并不代表后花园立场。 2. 不得使用任何肮脏和亵渎的措辞。 3. 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不得公开或泄露他人隐私。 4. 不得发布侮辱或歧视任何种族、国籍、性别、地域、年龄、职业等方面的言论。 5. 不得在读者评论区散发广告讯息,不得大量转抄其他媒体的文章。 6. 不得煽动仇恨、暴力、歧视。 7. 不得以任何隐晦方式发布上述不当言论,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字母、数字、代号、谐音、链接跳转等。 8. 后花园保留对违反上述规范的留言行为进一步处理的权力。
  
 
評論
登入可查看歷史成交記錄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