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R下降后,存款利率完整跟进,房贷利率拖拖拉拉:银行在玩双标?
后花园9月4日报道
在最新一次官方现金利率(OCR)下调后,新西兰主要银行的利率传导情况引发市场关注。金融市场管理局(FMA)公布的数据显示,此次降息幅度为 25 个基点,但大部分银行并未将降幅完整传导至房贷利率。
FMA 记录的数据显示,在浮动和可变利率方面,ASB、BNZ 和 TSB 仅下调 15 个基点;Westpac、ANZ、Kiwibank 和 SBS 下调 20 个基点;只有 The Co-operative Bank 将 25 个基点的降幅全部传导。这意味着,没有一家大型银行完全同步 OCR 调整。相比之下,固定利率的变化更为复杂,银行往往会根据对未来利率走势的预期来设定竞争性价格。
银行方面解释称,降息幅度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其一,降息在市场预期中早已被“计价”,因此部分银行在 OCR 公布前就已下调固定利率,更多出于市场竞争与营销考量,而非单纯追随央行政策;
其二,国际借贷成本上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银行传导降息的能力。尽管 80% 的房贷资金来自本地存款,但约 20% 仍依赖海外融资,而全球金融环境紧缩使得银行面临更高的资金成本。
在存款利率方面,情况有所不同。
FMA 数据显示,ASB、Westpac、Kiwibank 和 TSB 已将 25 个基点的降息完全传导至活期存款利率;ANZ 仅下调 10 个基点,Co-operative Bank 下调 15 个基点,而 SBS 一周后保持不变。
这一对比再次引发市场对利率公平性的讨论。
央行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货币政策传导的特点。
根据 2021 年的分析,OCR 变化 1%,通常会在一个月内带动两年期固定房贷利率平均变动 0.34%,并在六个月后达到最大效果,传导幅度约占 80%。这意味着,虽然浮动利率应当几乎即时反应 OCR 调整,但整体传导过程依然需要时间。
业内人士指出,虽然此次 OCR 调整部分传导已经实现,但房贷和存款利率的差异化变化,凸显了银行在竞争与成本压力下的不同策略。至于这种传导方式是否公平,则仍留待市场和公众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