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太难!从独立到合居:高房价让澳洲年轻人重回多代同堂
后花园9月16日报道
现在大约五分之一的家庭是多代同堂,越来越多的澳洲人因生活成本危机而选择回到家人身边。
澳大利亚统计局(ABS)的数据分析显示,全国平均家庭规模已经回升至约2.5人,此前在2023至2024年间曾有所下降。如今的数字已回到接近2021年的水平,当时全国共有33.5万个多代同堂家庭,比2016年的27.5万户增加了22%。
数据显示,18至29岁的人群中,大多数仍与父母同住。其中男性为54%,女性为47%。
住房行业协会(Housing Industry Association)高级经济学家 Tom Devitt 表示,家庭规模的下降与回升反映了澳洲日益加剧的经济压力。他说:“疫情期间家庭规模下降,这说明人们更想要独立的空间。但现在反弹主要是因为住房负担和生活成本的压力,而不是大家真的想要和更多室友或亲戚一起生活。这更像是无奈之举。”
全国建筑商 Metricon 的数据显示,过去两年间,对多代同堂住宅设计的需求增加了30%,包括额外套间、双生活区分隔以及底层卧室等设计。昆州销售经理 Cody Roberts 表示,公司因此调整了商业模式,几乎每个户型方案都提供扩展选项,以满足家庭的多代同堂需求。他说:“自新冠疫情以来,我们看到很多人回到家庭,不论是因生活成本还是文化差异。”
Roberts 指出,尽管传统澳洲住房并不多为多代人设计,但一些多层住宅通过简单改动即可满足需求。“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家庭希望为子女提供独立空间,常见的升级是入口处的独立客房,带套间和起居区,与其他卧室分开。”
房地产经纪人 Joanna Gianniotis 表示,要满足目前市场对多代同堂大空间的需求,需要很长时间。她指出,这种户型并不常见,而推动因素主要是房价和养老费用的上涨。“这使得家庭成员合资购房的现象增加,但同时也带来了复杂性。比如,年长父母或祖辈不想要楼梯,他们需要单层、带隐私的空间。”
她补充说,过去多代同堂被视为多元文化社区的特点,但如今已普遍存在于各个族群。“越来越多成年子女因买不起房而继续和父母住在一起,平均搬出去的年龄提高了,但市场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一趋势。”
一个解决办法是加建 granny flats(后院小型住房)。便携式小屋制造商 PennyGranny 的CEO Michael Doubinski 表示,如今约25%的客户购买 granny flats 来安置子女,原因包括经济压力或家庭帮手需求。“父母年纪大了,不想去养老院,有的客户会把孩子安置在他们隔壁的小屋里。年轻人则因为租金太高,比如在悉尼,住在父母家缺乏隐私,但小屋就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